岳美中谈“当读的古医书”_【中医宝典】

...现实意义。现摘发《岳美中医论集》中“当读的古医书”一篇,藉为后学者习之。 当读的古医书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读起。谈中医书大体上说来有下列一些方法,各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加以选择,不必强求一致。中医讲究理法方药,理法方药能精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3.html

《校正医书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校订和刻印医药书籍机构名。此机构始设于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该年八月仁宗诏令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直集贤院、崇文院检讨掌禹锡等四人并为校正医书官,韩琦担任提举。所校医书有《素问》、《甲乙经》、《本草图经》、《脉经》、《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989.htm

《校正医书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校订和刻印医药书籍机构名。此机构始设于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该年八月仁宗诏令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直集贤院、崇文院检讨掌禹锡等四人并为校正医书官,韩琦担任提举。所校医书有《素问》、《甲乙经》、《本草图经》、《脉经》、《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18.htm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政府编纂、校正、颁行的医书宋王朝对医学事业较历代为重视,政府多次组织官员学者集体编纂医书,更建立专门机构校勘、刊行,医书得以广泛流传。(一)政府组织编纂的医药学著作:在药物学书籍方面宋政府曾7次组织人力、物力对大型药物学著作进行修订、...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3.htm

医书常见典故拾萃_【中医宝典】

...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笔者将常见的典故今收录如下: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3.html

民间捐资刻医书_【中医宝典】

...,有的还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他们或慷慨捐资,或积极收集整理旧本残编,或协助校对、誊抄,或为作序推介等,从而使许多宝贵的中医书籍得以流传而不致湮灭。其热心中医学术传承的精神值得嘉许。为此,笔者特收集了部分中医书之捐资刻印情况作一例举说明。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375.html

《丹溪先生医书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简称《丹溪纂要》,或名《医书纂要》二卷。明·卢和编注。刊于1484年。卢氏根据世传题名朱震亨撰的各种医着予以删正裁取编成此书。全书收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感、外伤、妇人小儿等病证共78门,论述简要,方治详备,并附医案。现存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301.htm

《丹溪先生医书纂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简称《丹溪纂要》,或名《医书纂要》二卷。明·卢和编注。刊于1484年。卢氏根据世传题名朱震亨撰的各种医着予以删正裁取编成此书。全书收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感、外伤、妇人小儿等病证共78门,论述简要,方治详备,并附医案。现存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41.htm

医书“六”字大头系列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疡医证治准绳》六卷、《幼科证治准绳》九卷、《女科证治准绳》五卷。全书内容宏富,采撷精当,博而不杂,详而有序,为习医重要的参考着作。 “六”字打头的综合性医书,尚有清代程永培(字瘦樵)所编《六醴斋医书十种》,该书汇辑南齐、晋、唐、宋、元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3.html

古今医书宜参考论_《时病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昔贤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今古医学,均宜参考焉。考今古医书,不能尽述,姑略提其要者言之,如《神农本草》,轩辕《灵》《素》,越人《难经》,长沙《玉函》,以及刘、李、张、朱四大名家之书,皆可备读也。盖读《本草》者,可知其性有寒、热、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15-13.html

共找到3,4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