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颜观识健康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诊是中医的四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象更具有特色。 象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 望面色 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668.html

妇人脉探究_【中医宝典】

...标签:妇人脉连建伟,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博士生导师。18岁即开始行医,师从诸多名医。1978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王绵之、岳美中等多位名师,精研脉经云:“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8.html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按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湿痰则肿胀,郁热则衄血,心火则生疮,脾热则干涩,胃热则强,肝热则卷,肺热则燥而声哑,肾热则津竭而心干焦。(证治汇补)赤肿为热,青黑为寒,鲜红为阴虚火旺,淡白为气虚。(抉微乃心之苗。心主火,虽其色宜红,然上常有淡白苔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21-6.html

中医诊断技能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问、切”四技能?他们将中医四科研中新近研制的仪器设备融入到中医诊法技能训练实验课之中,如脉仪、仪、面仪、脉象模拟手等用于学生实验,使得枯燥、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变得直观、量化、易懂易学。 由王忆勤教授主讲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4.html

在临床的重要性_【中医宝典】

...被遗弃,惟独取寸口,三指诊脉几成中医之标识,足资证明脉学在四之中决非排列末位,更不可舍弃不用。 所以,玉函经所言“脉为医门之先,其理微妙,未易研究,大抵问而知之以视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于脉不可偏废”较为中肯。实际上依靠脉而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0.html

夏季腹泻观择药_【中医宝典】

...“”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医有“乃心之苗、胃之镜、脾之外候”的说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心、肝、脾、胃、肾的经脉,皆通于。舌尖属心肺,中属脾胃,两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这些相应部位的细微变化,可以反映出相关脏腑的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976.html

微红黑灰_敖氏伤寒金镜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寒凉攻下.今此系是应下失下之症.而见黑灰干燥之.急宜大承气汤以下之.已无疑义.即鉴辨正所谓“热传三阴.则有灰黑干苔.皆当攻下泄热”者是也.但大承气以苦寒胜热之剂.倍浓朴以承气机之变动.设或阳亢阴竭.已无气之可承.则为脉涩.直视、喘...

http://zhongyibaodian.com/aoshishanghanjinjinglu5678/285-34-0.html

心开窍于为心之苗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可算是一语道破真谛。 养生启示:因为神经是从大脑出发,与舌头相连接,舌头运动,自然促使舌头活动的神经也一起运动。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舌头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41.html

少阴证强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纳呆,病情加重。同年11月内蒙××医院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转北京治疗,于1980年1月3日来。【初诊】强,干,难以转动已三年余。尤其晨起为甚,须温水饮漱之后,才能说话,舌苔干厚,刮之有声。纳差,畏寒,左上肢麻木,活动不灵,下肢沉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46-0.html

共找到581,6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