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饮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长期滞留不行的水饮。中医认为系因中焦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所致。临床表现为口渴,四肢关节酸痛,背部觉寒冷,气短,脉象沉等。如中阳不复,旧饮虽得排泄,但新饮又可再留积,故此症迁延难愈。...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191.htm

支饮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指痰饮、水气停留于胸膈胃脘部位的病症。中医认为系由于上迫肺气,肺失肃降,气机的升降受阻,故而胸膈不利。临床症状为喘咳上逆,胸满气短,倚息不能平卧,甚则浮肿。(类似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肺心病,郁血性心脏衰竭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387.htm

中医的问题在哪里?—评中国科大朱清时校长的中医观_【中医宝典】

...了一个极奇妙极准确的答案。以下一段对话是朱氏整篇言论中最不空泛的部分了:“记者:许多人对‘还原论’这个名词很不熟悉,您能否把它解释得更通俗一些?另外,中医研究事物的方法是什么呢?请您比较一下这两类方法。朱院士:我举个大家都熟悉的挑西瓜的例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59.html

中医是不是伪科学_【中医宝典】

...有的承认的确如此,同一个人的疾病不同中医生的说法常不相同。有的向  我解释一番,也不像我所理解的定义。第二,说中医是科学的人,结果说的都  是用中医名词套西医的病原病理。事实上,我多次看中医,都是西医一套化  验和检查,中医师再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9.html

试论经络本体在于经气_【中医宝典】

... 经与脉的不同 《内经》中对于“经络”与“脉”的名词在应用上区分不是很清楚,常常是经脉连用或经脉混用(多是以脉代经)。这样,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使现代人认为经络与脉相同或“脉分经络”(即经络由脉而来),或认为经络象脉一样是有形实体,其实不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999.html

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卧息也(《说文》)。即睡眠中之鼻息声。一属人体生理性名词。系指熟睡中之鼻息声。可参见息必鼾、鼾声条。二属病理性名词,系指患慢性肥厚性鼻病或痰阻心包、神志昏迷,或后鼻道有阻塞性病变时常发此粗鸣声。严重时往往鼾声如雷,或可使呼吸中断片时。临床...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2.htm

正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生理学名词。指真气。人体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②气象学名词。指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参见真气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68.htm

不生气_《人体使用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发怒说成“生气”,从小到大一直用这个名词。学了中医之后才晓得原来人一发怒,真的会在体内产生“气”,严格说来“生气”根本就是一个中医名词。不单是人会生气,多数的动物都会生气,动物生气之后接下去就是打斗,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tishiyongshouce/1102-15-4.html

神经和经络穴位的关系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论经络理论—生命动力学原理 经 络理论(包括穴位理论)、精气神理论、脏腑理论是易经生命学(中医、气功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生物体的起源与演化、组成与结构(分布)、性质与 功能、现象与应用的理论,三者构成了生命动力学体系,揭示了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3.html

伏痰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称“宿痰”。指水饮由于内热的煎熬而成的痰,停留在膈间较久而得名。在中医认为伏痰与伏饮意义基本相同,但“饮”多伏于胸腹四肢,(类似于水肿和胸腹腔积水的现象)。而“痰”则全身各处均可潜伏,除一般有咯痰症状的疾病外,如癫痫,某些关节病,淋巴结...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121.htm

共找到368,9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