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子雨,江苏扬州人。因家中有数人受庸医误治致死,遂发愤习医。后果成名医,医理精深,名噪一时。后又参考西医学说,互相发明,成早期之中西汇通医家之一。常以西医之说解释中之理。所著有《难经正义》、《脉说》、《痧疹辑要》、《伏气解》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08.htm

张锡纯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社,传播学术。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名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xichun/index.html

方剂学的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费伯雄《方论》费伯雄著于1865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5.htm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3.html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_【中医宝典】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2.html

序_《医学见能》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检方与之,新发者、覆杯即止,久者、三饮而已。因是上下皆谓家君知,而不知实得之此书之力,洵可贵焉。容川学通今古,识超凡俦,其所着《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不舍近而求远,不趋新奇而废正道,早刊行世,已为学人奉若圭臬,惜是书独付阙如,乃为校阅,并附...

http://qihuangzhishu.com/824/2.htm

中西医汇通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流派,简称汇通派。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中医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理论印证西医的某些知识,这种思路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医药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尊泥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11.htm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读《针灸临床处方学精义》_【中医宝典】

...□ 俞中元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目前,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针灸籍时有问世。但是,缺憾的是许多书册内容重复,即介绍的内容形式多以十四经脉为纲,逐介绍,而每一经脉下,再逐一介绍腧穴的位置、功效主治与针刺的深度与艾灸的壮数。还有的针灸书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325.html

名医-张锡纯_【中医宝典】

...行医。组织中西汇通社,传播学术。 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69.html

张山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教学兼诊务,身兼二职,求医者无虚日,对当时盛行之西洋医学,主张吸收其长处,中西汇通,主要是通过吸收西医以丰富固有之医学。为现代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同时期医家张锡纯、张国华合称“三张”。于中风证颇有研究,认为系真阴亏损、内热生风,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65.htm

共找到154,7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