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著作。一卷。明·冯元成撰于1644年。全书共列28条,大多阐述医理和辨证论治以及其他杂论,治法偏于温补。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上下两篇。上篇为“读书析疑篇”,共收录先生百余篇短文,对中医医理、病证、方药、养生以及中医医籍、人物、治学方法、各家学说等,予以阐发,颇多新见。在学术传承方面,特别对曹颖甫先生的高风亮节、章次公先生的学术思想、朱良春先生应用虫类药的经验加以...
...南北朝时宋医家。一作胡道洽。广陵(今江苏江都)人。爱好音乐,精于医理,毕生以拯救为事,以医术知名。撰《胡洽百病方》二卷,已佚。...
...明代女医生。精于医理,亦善临证,万历年间以医名于时。时皇太后患目疾,屡治屡发,已近失明,彭氏处以方药,大有起色,乃留之宫内有年。...
...宋代医生。休宁(今安徽歙县)人。先业儒,后因愚异人,传授秘藏之医书,研之遂通医理,精于医。其子吴豫、孙吴源,均以医名。...
...清代医家。湖南芷江县人,熟谙医理,尤精于脉学,尝注释《濒湖脉诀》,且曾增补《伤寒金口诀》、《伤寒歌句》等书,有抄本,未见刊行。...
...明代医家。字自昭。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后迁居嘉定(今属上海)。长于医理,崇祯(1628-1643)年间任太医院院判,撰《医宗指要》,已佚。...
...元代医家。又作景元,字仲光,崇仁(今属江西)人。先儒后医,甚明医理,尤精脉理,多有治验,名噪一时。尝着《伤寒生意》,未见行世。...
...许达,明代洪武间,秀水(今嘉兴市)人。博学,早年攻举子业,不第,乃习医,崇尚丹溪之学,擅治内科杂病,有医名。 许景芳,达之子,承父业,而深入研究典籍,医理大进,医名更盛。明朝永乐间(公元1403~1424年),太医院院使戴原礼荐,召至京,受知...
...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按语】这篇小故事,描述扁鹊用具体生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