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Rudolphi,1819)]又称长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偶然寄生于人体。形态与微小膜壳绦虫基本相同(图15-13)但虫体较大;两者区别见表15-3。生活史与微小膜壳绦虫的...
...寄生虫的动物保种,是将其感染期接种于实验动物,使虫体在动物体内存活,以利于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研究、寄生虫病诊断以及制备教学标本等。一、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取患者的前述组织穿刺物,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射于田鼠(或金黄地鼠)腹腔内,每只...
...寄生虫在宿主的细胞、组织或腔道内寄生,引起一系列的损伤,这不仅见于原虫,蠕虫的成虫,而且也见于移行中的幼虫,他们对宿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夺取营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寄生的虫数愈多,被夺取的营养也...
...单克隆抗体经十多年的研究,单克隆抗体(McAb)广泛用于寄生虫病临床与实验研究。如寄生虫虫种与虫株的分型和鉴定;建立以检测循环抗原为主的免疫诊断方法;分析和纯化抗原制备靶抗原;以及寄生虫感染免疫,保护性免疫和虫苗制备等方面,目前,国内外有...
...创新药物的现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在此领域经过多年研究创新,研制出非锑剂抗血吸虫病药,为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之初,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寄生虫病药物研究小组首先对传统的锑剂进行了剂型改造和化合物结构修饰等研究,但治疗...
...从自然生活演化为寄生生活,寄生虫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宿主环境的过程。寄生生活使寄生虫对寄生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一)对环境适应性的改变在演化过程中,寄生虫长期适应于寄生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发育和传播。在荫蔽、氧充足的环境中,适宜虫卵发育的温度为30℃,并能保持感染能力达数月致数年。鞭虫卵对低温、干燥的抵抗力不及蛔虫卵强,因此,在我国南方人群的鞭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北方干旱地区。鞭虫感染常与蛔虫感染并存,但感染率一般低于蛔虫。人是...
...1906]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L.mexicana(Biagi,1953)Garnham,1962],引起粘膜皮肤利什曼病的为巴西利什曼原虫(L.araziliensis Vianna,1911)等。我国的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Stiles,1915)简称贾第虫。寄生人体小肠、胆囊主要在十二指肠,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致贾第虫病(giardiasis),为人体肠道感染的常见寄生虫之一。本虫分布于世界各地...
...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VLM)。形态成虫 为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虫体呈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活虫呈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可见有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