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痉病又称痓。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痉的病名,首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灵枢·热病》中即记载用针灸治疗本证:“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隋代的《黄连饼子,灸...
...,三岁以上者五分,薄荷汤送下。对大人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可配白僵蚕、白附子(牵正散,治颜面受风、口眼歪斜)、桑枝、防风、半夏、陈皮、红花、桃仁、赤芍、炙山甲、地龙(中风半身不遂)等同用。 全蝎配防风同用,可增强熄风、止痉、定搐的作用...
...□陈 呕恶数日,止而发痉,每日必三五次。此肝逆犯胃,聚液成痰,内风阳气弛张,痰亦从之为患。拟以和胃熄风。羚羊角 钩钩 半夏 陈皮 黑山栀 石决明 池菊花 元参 竹茹又 痉厥日数发,口噤不能言,而心中了了,病不在心而在肝。夫心为君主,肝为...
...《儒门事亲》祛风丸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 天南星 半夏(姜制) 蒸豆粉 甘草 川芎 僵蚕 藿香零陵香 地龙(去土) 蝎梢(炒,以上各一两) 川姜(半两)上为细末,药末一两,用蒸豆粉一两,以白面二两,滴水和丸,如桐子大,阴干。细嚼,...
...《外科传薪集》祛风换肌丸马齿苋(二两炒) 熟军(一两) 蔓荆子(四两) 连翘(六两) 浮萍草(一钱半) 防风(八两) 淡芩(四两) 荆芥(八两) 苦参(一钱半) 白蒺藜(一钱半) 大胡麻(一钱半) 黄柏(八两) 川膝(四两) 藓皮(八两)...
...组成:黄芪15g 炒白术9g 防风9g 丹皮9g 蝉衣9g 仙灵脾12g 煅牡蛎30g 山茱萸肉9g 炙甘草3g。功能主治:补肺温肾,益气固表,祛风散邪,收敛固涩。用治鼻鼽(过敏性鼻炎)。方解:本方由《丹溪心法》的“玉屏风散加减而成。方中...
...失滋养.以致反张挛搐等症.是虚痉也.治用气血两调.和络化风之法.乃阴虚致痉之正治也.至于复脉救阴.阴回则虚风自熄.痉亦止矣.此阴液亏乏.血不营筋而痉.是内伤虚痉.与上条外感实痉不同.滋液养正治法最合.按过汗表虚成痉.汗出不止者.桂枝汤加归、...
...议以育阴熄风法。必得痉止神清。方有转机。阿胶(二钱) 鸡子黄(一枚) 人参(秋石拌烘一钱) 天冬(一钱) 细生地(二钱) 白芍(一钱半)又 神气稍苏。脉来敛静。五液交涸。风阳尚动。滋液救其焚燎。清补和阳去热。用药全以甘寒。津液来复。可望向安...
...目录 《古今医鉴》补血祛风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医鉴》:补血祛风汤【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黄、防风、荆芥、细辛、藁本、蔓荆子、半夏、石膏、甘草、旋覆花(1方加羌活)。【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妇人肝血虚损,风邪乘虚而袭,而患...
...目录 《湖北中医杂志》祛风止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湖北中医杂志》:祛风止痒汤【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白蒺藜10克,车前子10克,薄荷6克,蝉蜕6克,生地12克,菊花12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