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疟节度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自篇首至“过之则失时”,见素问卷十三十六刺疟,自“疟不渴”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素问·刺疟,惟文义略有不同,又见本书二十五卷十二疟。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七五。疟病脉满大急,...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02.htm

痈疽五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玉版)黄帝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喜怒不测,则气有所;饮食不节,则脏有所伤;阴气不足,故营有不行;阳气有余,故热从而聚,皆...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54.htm

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 1、: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馀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 2、:黄帝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16.html

玉版六十_灵枢

...之奈何?岐伯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题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①岐伯:疑误,据下文答者应为''伯高"。②肉:原作'内",据拥乙经改。③内;甲乙额作'呐"、下同。175其不予遭也。黄帝曰:其已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21.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古文献及素问灵枢互引、各互引等现象上得到证明。黄帝内经所引的古文献大约有50 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五体禁服脉度本藏外揣五色玉机九针之论热论诊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1/1.htm

小针解灵枢_【黄帝内经】

...。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闇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往者为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也。来者...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84.html

内经评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问第二十八 卷六 师传第二十九 决气三十 肠胃三十一 平人绝谷三十二 海论第三十三 五乱三十四 胀论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三十六 五阅五使三十七 肥瘦三十八 血络论三十九 阴阳清浊四十 卷七 阴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pingwen/index.html

素问全文_【黄帝内经】

...脉解素问三十 热论素问三十一 刺热素问三十二 评热病论素问三十三 调论素问三十四 疟论素问三十五 刺疟素问三十六 气厥论素问三十七 欬论素问三十八 举痛论素问...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6.html

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⒀说,讲。灵枢·肥瘦:“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⒁道德。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432.htm

内经评文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问第二十八 卷六 师传第二十九 决气三十 肠胃三十一 平人绝谷三十二 海论第三十三 五乱三十四 胀论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三十六 五阅五使三十七 肥瘦三十八 血络论三十九 阴阳清浊四十 卷七 阴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712/index.htm

共找到515,2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