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系统进行承诺推定法的研究反思,发现在中国文化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成熟的科学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立而终矣”(《灵枢.天年篇》。这种“神形相即”,即心身统一的思想,贯彻在祖国医学的医学哲学思想中。同样,《内经》中也观察到人具有不同类型,根据阴阳归类的法则,分为“太阳之人”、“少阴之人”、“太阴之人”、“少阳...
...目录 《金鉴》寒胀中满分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鉴》:寒胀中满分消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茯苓、厚朴、半夏、吴萸、黄连、干姜、生姜、升麻、柴胡、川乌、麻黄、青皮、黄柏、泽泻、荜澄茄、草豆蔻、益智、木香。【功能主治】气虚胀病...
...结合傣历一年三系,每系四个月的季节划分(傣历的三月相当于公历的一月),得出了当地冷季、热季、雨季三个不同季节的发病规律和疾病特点。傣医学中另一部值得提及的临床经典专著为《档合雅龙》,该书产生于公元1323年,全书在总结傣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血也,出于肾;虎者,铅也,气也,力也,出于心。庚信诗∶“自可寻丹灶”);驱草木以赭鞭(《史记》∶“帝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帝,神农也。以赭鞭鞭打草木,使萌动也。语云∶“神农尝百草而知药性,盖本诸此”)。现身说法,弹指参禅(本《传灯录》,古...
...圆满的,我们认为只能是诸种因素综合参与不断发展的结果。一、本能与医学医学源于动物本能,西方一些著名医学史家大都持这一看法。中国学者在千年前已有这一论述。唐一书《朝野佥载》中说:“医书言虎中药箭,食清泥;野猪中药箭,逐荠苨而食;雉被鹰伤,以地...
...发展。药物学的发展又充实了农业知识,《农政全书》收录了朱棣《救荒本草》的全部内容,科学技术每一进步,都迅速渗入医学领域,据《外科正宗》记载,以前用马衔铁打造铍针,软而不锋,冶铁术的进步,改用钢铁打造,质量大为提高,改善了手术效果。明代医学发展...
...》中,后经日人山本成之助日译在东京出版,1957年第三次修订出版,内容更加丰富,各版次或有多次印刷,影响国内外中国医学史研究甚巨。继而则有王吉民、伍连德合著的《中国医史》(英文版,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中国医史研究在...
...到日,此中以陈振先与朱子章为最有著名。朱子章到日,幕府发通告,命令医学有疑义可向其质疑问难。幕府医官今大路道三、栗本瑞见皆曾致书请教。但朱子章一年后即病死,陈振先则到达长崎后到邻近山野踏访采集,得药草162种,著《功能书》,经井元成加以和名...
...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厌油腻,口粘腻,不思饮水,纳呆,大便稀烂,小便黄浊,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缓。治法:清利湿热,健脾燥湿。选方:茵陈四苓散(《医学传灯》)加减。药物:茵陈60g、茯苓15g、赤芍20g、猪苓12g...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