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同治冒而有其别也。说见于五味子部中。【辨误】陶弘景曰∶泽泻久服则无子。陈日华曰∶泽泻催生,令人有子。李时珍辨之,其论详于《本草纲目》。夫怀孕,妇人之常也,而有病不孕,故其无病而孕者,岂其药之所能得失乎?三子不知此义,可谓谬矣。...
...及陶序,称四卷者,掌禹锡云,按旧本亦作四卷。韩保昇又云,《神农本草》上、中、下、并序录,合四卷、若此,则三四之异以有序录,则《抱朴子》养生要略。太平《御览》所引起神农经,或云问于太乙子,或引太乙子云云,皆经所无。或亦在序录中,后人节去之耳,...
...(据务本节录,参考世、胡本校改)余幼酷好本草,考其性味,辨地理之情形,察脉络之往来,留心数年,合滇中菜蔬草木种种性情,并着《医门揽要》二卷,以传后世。后有学人,切不可贪大利而泯救病之思。凡行医者,合脉理参悟,其应如响,慎之慎之!滇南杨林 ...
...啖煮食随用。不能治病,反有损人。令脏冷损阳气痿茎,饮热酒及姜汤可解。啖多腹胀,亦用此消。《本草思辨录》鸡头实藕始终以生、以长、以穿穴于水中,而孔窍玲珑,丝纶内隐,故能入心所主之血。又味甘入鸡头植于水与藕同,味甘平补中亦同。惟藕始终不离水而善...
...橘录节引句。 [80]陶隐居:即陶弘景。南北朝时秣陵人。字通明。著有《名医别录》。 [81]隐居:即陶隐居。 [82]陈藏器《补本草》:参见《橘录》卷上注。 [83]黄橘:即今之瓯橘,一称温州土橘,古称黄橘(橘绿),主产于温州,为该橘区栽培...
...春苗多在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秋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同白术、茯苓、生姜、灯心煎。(验方第一。)水肿,同白术为末或丸服。(第二。)泽泻汤 泽泻(五两) 白术(四两)水煎分服。治心下支饮,苦眩冒,脉沉弦。...
...《药性切用》建泽泻甘咸微寒,入膀胱而兼入肾脏,泻湿热、利小便,为阴分湿热专药。肾虚无湿者忌泽泻,木通俱是利药。但泽泻泻相火湿热,木通泻心火湿热为不同。 目录 《药性切用》建泽泻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药性切用》建泽泻 甘咸微寒,入...
...药学著作。四卷。清·周岩撰。刊于1904年。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论》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却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安、徐大椿、陈念祖...
...药学著作。四卷。清·周岩撰。刊于1904年。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论》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却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安、徐大椿、陈念祖...
...《妇人大全良方》泽泻散治妊娠气壅,身体腹胁浮肿,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泽泻 桑白皮 木通 枳壳 槟榔 赤茯苓(等分)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四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目录 《妇人大全良方》泽泻散 《太平圣惠方》泽泻散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