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奇哉所谓……》〔1〕 有所谓熊先生者,以似论似信的口吻,惊怪我的“浅薄无知识”和佩服我的胆量。我可是大佩服他的文章之长。现在只能略答几句。 一、中国书都是好的,说不好即不懂;这话是老得生了锈的老兵器。讲《易经》〔2〕的就多用这方法:“...
...感化?) 窥了了 (窥见了) 完得 (觉得) 即将 (即时) 集! (集合) 《长夜》: 猪蓄 (潴蓄) 《死女人的秘密》: 那过 (那边) 奶干草 (干草) 狂飚过是 (狂飚过去) 那么爱道 (那么爱过) 那些住 (那些信) 正老家庭的书棹...
...首。其中第三联因作者忘却,于本书编集时补作,故与原发表时稍有出入。参看《朝花夕拾·范爱农》及《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 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一九一一年鲁迅任...
...。原为句读。 〔2〕 九神 古希腊人所崇奉的九位女神,她们分别主管历史,音乐和诗歌,喜剧,悲剧,舞蹈,抒情诗,颂歌,天文,史诗。 〔3〕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著有《对话集》。 〔4〕 跋多(C.B...
...一九二一年五月七日《晨报副刊》“杂感”栏,署名风声。 〔2〕 《萤雪丛说》 笔记,宋代俞成著,二卷。引文见该书卷一“人之小名”条,其中“思贤”,原作“思颜”。 ...
...《艺苑朝华》广告〔1〕 虽然材力很小,但要绍介些国外的艺术作品到中国来,也选印中国先前被人忘却的还能复生的图案之类。有时是重提旧时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遗产,有时是发掘现在中国时行艺术家的在外国的祖坟,有时是引入世界上的灿烂的新作。每期十二辑,...
...《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1〕 作者的事迹,见于他的自传,本书的批评,见于Kogan教授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2〕中,中国已有译本,在这里无须多说了。 关于巴尔底山〔3〕的小说,伊凡诺夫〔4〕所作的不只这一篇,但这一篇称为...
...更正〔1〕 编辑先生: 二十一日《自由谈》的《批评家的批评家》第三段末行,“他没有一定的圈子”是“他须有一定的圈子”之误,乞予更正为幸。 倪朔尔启。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四日《申报·自由谈》。 ...
...谨启〔1〕 诸位读者先生: 《北新》〔2〕第三卷第二号的插图,还是《美术史潮论》上的插图,那“罗兰珊〔3〕:《女》”及“莱什〔4〕:《朝餐》”,画和题目互错了,请自行改正,或心照。 顺便还要附告几位先生们:著作“落伍”,翻译错误,是我的...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之标语,该校学生会确曾写贴外,其他如“孔丘为中国第一罪人”,“打倒孔老二”等标语,均查无实据。就第二点言之,“孔子见南子”一剧,确曾表演,惟查该剧本,并非该校自撰,完全根据《奔流》月刊第一卷第六号内林语堂所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