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补遗·庄子解一首 《广成子解》苏轼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山,故往见之。 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 敢问至道之精。 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道固有是也。...
...宵会亲友。顾悲哀之不足,假讽咏以纾情。敢露微才,上陈口号: 万里当年蜀客来,危言高论冠伦魁。有司不入刘蕡第,诸老徒推贾谊才。一惠独刊姬《谥法》,六经先集汉家台。如公事业兼忠愤,泪作岷江未寄哀。 「老苏先生挽词一十五首」 ○韩琦 对未延宣室,...
...宵会亲友。顾悲哀之不足,假讽咏以纾情。敢露微才,上陈口号: 万里当年蜀客来,危言高论冠伦魁。有司不入刘蕡第,诸老徒推贾谊才。一惠独刊姬《谥法》,六经先集汉家台。如公事业兼忠愤,泪作岷江未寄哀。 【老苏先生挽词一十五首】 ○韩琦 对未延宣室,...
...《易论》苏轼 《易》者,卜筮之书也。 挟策布卦,以分阴阳而明吉凶,此日者之事,而非圣人之道也。 圣人之道,存乎其爻之辞,而不在其数。 数非圣人之所尽心也,然《易》始于八卦,至于六十四,此其为书,未离乎用数也。 而世之人皆耻其言《易》之数,...
...《延和殿奏新赋(成德之老来奏新乐)》苏轼 皇帝践阼之三载也,治道旁达,王功告成。 御延和之高拱,奏元祐之新声。 翕然便坐之前,初观击拊;允也德音之作,皆效和平。 自昔钟律不调,工师失职。 郑卫之声既盛,雅颂之音殆息。 时有作者,仅存遗则,...
...卷首。 有岛武郎〔16〕 有岛武郎(Arishima Takeo)生于一八七七年,本学农,留学英、美,为札幌农学校教授。一九一○年顷杂志《白桦》〔17〕发刊,有岛寄稿其中,渐为世间所知,历年编集作品为《有岛武郎著作集》,至今已出到第十四辑了...
...苏轼故事: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
...《清风阁记》苏轼 文慧大师应符,居成都玉溪上,为阁曰清风,以书来求文为记。 五返而益勤,余不能已,戏为浮屠语以问之曰:符,而所谓身者,汝之所寄也。 而所谓阁者,汝之所以寄所寄也。 身与阁,汝不得有,而名乌乎施?名将无所施,而安用记乎?虽然...
... 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