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名词。即固涩剂,十剂之一。以酸敛固涩药物组成,用以治疗气血精液耗散、滑脱等证的方剂。由于临床表现有自汗盗汗、遗精滑泄、小便失禁、泻痢日久、或崩漏带下的区别,治疗上大体分为固表止汗、涩精止遗、涩肠固脱、固崩止带几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89.htm

一个民间老中医的执着追求_【中医宝典】

...还孜孜不倦地加强学习,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并对利用针灸法原理治疗风湿病的“穴位疗法”情有独钟,刻苦练习“指功”,经过数十年的修练,练就了娴熟的手法。这样的从医经历一过就是25年,其中的辛酸和不易是可想而知的,直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041.html

《古今医方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名。分上、下二册。吴克潜编。刊于1936年。书中按照方剂笔划排列收集古今医方约一万余首,每方介绍方名、出处、主治、功效、药物及用量、炮制、服法等项。为方剂学的工具参考书。但有些方剂的出处尚欠确切。现存1936年大众书局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57.htm

《古今医方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名。分上、下二册。吴克潜编。刊于1936年。书中按照方剂笔划排列收集古今医方约一万余首,每方介绍方名、出处、主治、功效、药物及用量、炮制、服法等项。为方剂学的工具参考书。但有些方剂的出处尚欠确切。现存1936年大众书局铅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45.htm

《医方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四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选录历代常用医方700余首。按疾病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大头瘟等44类。每类前有短论,略述选方范畴;方剂后均附方义解说,在明代的方剂学著作中较为著名。现存多种明刻本、日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91.htm

《医方考》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四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选录历代常用医方700余首。按疾病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大头瘟等44类。每类前有短论,略述选方范畴;方剂后均附方义解说,在明代的方剂学著作中较为著名。现存多种明刻本、日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17.htm

箍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名词。与围药义同。是在肿疡周围,敷布一圈湿润药泥。有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溃破或制毒扩散的作用。一般用于肿疡初起,溃脓后余肿未消,亦能帮助消肿。通常阳证用金黄散,选用葱汁、麻油、菊叶、丝瓜叶捣汁调敷;阴证用回阳玉龙膏,以热酒调敷。...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43.htm

清热利湿,化瘀止痛_【中医宝典】

...慢性盆腔炎方  【方名】 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甚为难治,我们在摸索过程中,发现红藤败酱散加减,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该方与清化止痛汤(载《实用妇科方剂学》相似而又有所不同,故名之曰慢性盆腔炎方。  【组成】 丹参、赤柴胡5克。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167.html

《伤寒论》寒热并用方证探析_【中医宝典】

...摘要: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其科学 价值极高,值得继承与发扬。立足《白术不仅能健脾益气而止泄利,且能安胃和中而交通上下。止方汇寒热补泻而成汤,药味虽多,但繁而不杂,相助而不相悖,立法寓意精当。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1.html

燥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名词。系十剂之一。指具有燥湿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方剂》:“徐之才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又“张从正曰:大寒之病,宜姜附、胡椒辈以燥之;若病湿气,则陈皮、木香、白术、苍术之属除之,亦燥剂也;而黄连、黄柏、栀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72.htm

共找到368,2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