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指通过七窍的望诊,可以内察五脏;盖因五脏的精气,上达于七窍。《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2/320.htm

内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指通过七窍的望诊,可以内察五脏;盖因五脏的精气,上达于七窍。《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2/762.htm

白如枯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苍白无华的颜色。喻肺的真脏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参见真脏色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08.htm

纹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郁滞,推之不畅。主病邪稽留,阻遏营卫运行,多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属实证。参见诊指纹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22.htm

形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形体盛衰的测度。可作为辨证施治的参考。《素问·通评虚实论》:“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16.htm

《敖氏伤寒金镜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我国最早的舌诊专著得以流传,还是依靠元朝杜清碧的修订、明朝薛己的收录。在古时候,一部书的写成固然很不容易,而得以流传下来就更不容易了。 中医的舌诊对西方医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西医诊断学也逐渐地重视舌质、舌苔的变化及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aoshishanghanjinjinglu5678/index.html

纹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色泽浅淡。主虚证,多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淡红为虚寒,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参见诊指纹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29.htm

邓铁涛自述万里云天万里路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对中国医学史与各家学说亦有研究。先后参加主编和编写的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学》、《中医简明教程》、《中医学新编》、《新编中医学概要》、《简明中医辞典》、《中医辞典》、《学说探讨与临证》。其中某些著述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 以下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41.html

青如草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草兹,枯死的青草。指色青而失去润泽。喻肝的真肝色。《素问·五脏生成》:“青如草兹者死”。参真脏色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555.htm

白滑腻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苔白厚腻,苔上津液较多,如稠厚豆腐浆敷在舌上。多因脾阳不振,寒湿痰饮停聚所致。治宜温中健脾,化湿祛痰。...

http://qihuangzhishu.com/166/996.htm

共找到368,4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