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五脏绝候之一。①心气绝出现的危重脉证。《中藏经·虚劳死证》卷上:“面黑,无左寸脉者,心绝也。”《注解伤寒论·辨脉法》:“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此心绝也。”《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卷四:“病人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
...□ 商洪涛 江苏省中医院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16日贾延利“《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对其中有关“《内经》、《伤寒论》中的‘几几’实是‘沉沉’的坏字,是沉重之义”的看法不敢苟同。 记得笔者2004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一...
...关键词:《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学术论坛应给这一问题的讨论留下余地。 参考文献 [1]邓曼.中医杂志1995;1(3):5.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
...证名。①肝气绝而出现的危重脉证。《中藏经》卷上:“面白,无左关脉者,肝绝也。”《注解伤寒论·辨脉法》:“唇吻反青,四肢(执^水)习者,此为肝绝也。”成无己注:“(执^水)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脉经》卷四:“病人肝绝八日...
...、伤暑、阳暑、阴暑、另有暑风、暑瘵、暑厥、疰夏、伏暑等病。各详本条。②指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病。《注解伤寒论》卷二:“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关键词:《伤寒论》中的运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4):196. [10]李爱敏,等.对现代六经辨证中运用中药配伍用量的数理统计分析.中医研究,1995,8(5):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英洪友 何新慧 ...
...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只可一章一章读,不能整个读。夫所谓论者,乃整个论,非一章一章论,如按章去读,不读整个,...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赵开美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明清学者对他保藏、流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贡献有高度评价。最为学者赞誉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杂剧》和翻刻《宋版伤寒论序》在己亥二十七年,与四十四年丙辰其间相去十八年,则盖是前云开美,后改...
...肉桂、桂枝)等辛热回阳、温阳、通阳药物,特别是擅长大剂量而灵活应用附子,并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致而屡起沉疴大症。 张仲景《伤寒论》的精髓除了保胃气,存津液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处处以顾护阳气为要,六经方证不少是虚寒证,不少应用附子、桂枝、干姜等...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笔者有个习惯,每当年末岁尾时,都要将《伤寒论·序》认认真真地重读一遍,边读边思考,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更加激励自己深入地学习好、掌握好《伤寒论》经典方剂,更好地做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而每读一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