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按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说,争议较多。就一般讲:有伏气温病,外感温病之别,王士雄辨之甚明。此所论,主要是伏气温病,即《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旨。伏气温病的特点是由里出表,初起舌润无苔,脉软或弦或微数,口不渴而心烦恶热,治宜清营阴,冀其由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16.htm

选按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学说,争议较多。就一般讲:有伏气温病,外感温病之别,王士雄辨之甚明。此所论,主要是伏气温病,即《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旨。伏气温病的特点是由里出表,初起舌润无苔,脉软或弦或微数,口不渴而心烦恶热,治宜清营阴,冀其由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47/14.htm

外感发热_【中医宝典】

...病因见感冒 方法一 取位:全身 操作方法:取蒲公英50克、板蓝根50克、羌活20克、黄芩30克,水煎汤浴身。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514.html

温热_《顾松园医镜》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热病者,乃感冒时令之温邪热邪为病,发于三、四五、六月者是也。世俗不知,概以春夏秋三时感冒,俱称为伤寒,辄用仲景节庵诸书,发表温里之法,误杀苍生,不得不辨。今将四时感冒症脉病名,逐一详明,庶不误治。夫伤寒者,乃大雪以后为终之气,足太阳寒水...

http://qihuangzhishu.com/617/350.htm

九种诊断法诊察小儿温热_《重订广温热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惟小儿不能自言病状,辨症最难,兹特举九种诊断法,以为诊察小儿温热之一助。一、辨神气 凡小儿热壮者,神必昏;热盛者,气必粗。若口鼻气粗,疾出疾入者,是为实热,邪气有余也;口鼻气微,徐出徐入者,是为虚热,正气不足也。总之,小儿温热,神气清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dingguangwenrelun/667-5-17.html

温热型带下病食疗药膳有哪些_【妇科宝典】

...温热型带下病食疗药膳有哪些?这一点大家有必要把握,只有把握了温热型带下病食疗药膳才能够帮助大家积极的调理身体,恢复健康,那么究竟温热型带下病食疗药膳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专业解读一下。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

http://jb39.com/fk/592.html

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辩证卫气营血_【中医宝典】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心包证】 【血分证】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将外感温热病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16.html

卫气营血辨证_【中医宝典】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心包证】 【血分证】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将外感温热病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94.html

温热论_《塘医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温于湿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tangyihua5576/269-3-8.html

温热遗症疗法(添加)_《重订广温热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热二病,凡有遗症者,皆由余邪未尽,或由失于调理,或由不知禁忌所致。今举其要。约二十有四。一、瘥后发肿 温热症大势已平,伏邪已解,而面目肢体浮肿者,有食滞中宫、水停心下、气复未归三种。当分别以施治。食滞中宫者,乃病后脾胃大虚,不能消谷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dingguangwenrelun/667-5-13.html

共找到75,1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