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仲英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1888-?)。字符彦。江苏武进人。系近代名医丁甘仁之子。自幼随父行医,颇得其传。曾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主持上海国医学院、中医学院。并任中央国医馆理事、上海市国医分馆馆长、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理事。与陈存仁合着《康健论》,颇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07.htm

洪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外科医家。弋阳(今属江西)人。少举业,后改学医。曾任太医院副使。随军征交趾,值军中大疫,以苍术、黄柏煎汤,军士遍饮,获愈。后改任荣藩良医正。王唇缺,涛为其补之,如天成。王清旨褒赏,赐建“国医坊”,号“补唇先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355.htm

汪逢春(1882-1949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原名朝甲,字风椿,先习举子业,后改从艾步蟾学医。博览群书,勤研不辍。于医理有较深钻研,尤对胃肠病有更深造诣。后悬壶京师,疗效甚佳,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38年设国医职业公会,汪任会长,培育人才甚多。现有著作仅存《中医药理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716.htm

民国政府要人与中医 百年中医沉浮录(19)_【中医宝典】

...仗义执言的汪精卫,却在1933年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国医条例》时发言说:“国医言阴阳五行,不重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至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殊为渺茫。本人患病经验,深受国医国药之误,主张纯采用西医西药,根本废除国医国药,凡属中医,不准执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019.html

鲜为人知--民国的一场中医废立之争_【中医宝典】

...火上浇油,双方剑拔弩张,直面对峙起来。几天内,数不清的各地中医药团体的质问函电飞向了南京政府。 3月17日(后来定这天为 “国医节”),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会场上悬挂着“提倡中医以防文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905.html

陆士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1878-1944年)。原名守先,江苏青浦人。父陆兰垞为邑中名医。初攻举子业,因失意而转攻轩岐之学。先于松江,后于沪上悬壶,全活甚众。着有《医学南针》、《新注汪讱庵汤头歌诀》、《丸散膏丹自制法》、《士谔医话》、《国医新话》,均...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80.htm

《琉球百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三三医书》本。并且收入《国医百家》丛书中。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755.htm

郑品端(1866-1925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家。名正,晚号潜心居士。福建福州人。随伯父恒有学医,后以医行世,治病多效。与林心斋、林笔邻为当时福州治温病之三杰。先后任全闽医药公会会长、神州医药总会福建分会会长。尝倡办三山中医专科学校、福建医学传习所。后筹建福建国医分馆、福州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22.htm

共找到2,1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