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脉虚则泻,脉滑,按之虚,必下利。肾脉微小则洞泄,肺脉微甚则泄。泄泻脉洪大者逆,泄而脱血脉实者,难治。泄泻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泻脉多沉,沉迟寒促,沉数火热,沉虚滑脱。暑湿缓弱,多在夏月。...
...:“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寸口脉分候脏腑推广于《脉经》。《脉经·卷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顺逆》一节之首,即引《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𠀤音後。訪也。 又伺望也。《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 又《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 又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又斥候。《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 ...
...关内候膈.尺内候腹.胸中上焦也.膈中焦也.腹下焦也.且五脏者.身之主也.外则耳目鼻口.四肢皮毛肌肉.内则筋骨脉络.气血精神魂魄.皆其所司也.故人之一身皆可病.而病入脏者死.见真脏脉者死.此所以经之论脉.惟详五脏也.四时之脉.有胃气者生.无...
...一、所候:太渊脉实为肺脉,但因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肺主气、司均衡、为血帅、开于寅、得气最先,故诊太渊以候人身上下,此不过脉象也。晋王叔和以后把各脉出入部位亦置于此,误人非浅。然单诊太渊只能考各经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二、部位:太渊...
...疾病的记载是按照从头到足的顺序排列的,其中不少病名可以在《五十二病方》中找到。而关于十一脉及其死候的内容,又可以在《灵枢·经脉》中找到相应的段落,由此可见这些古文献之间有着相互传承的迹象。 如果没有《脉书》的出土,或许学者们以为马王堆汉墓帛书...
...胎前脉宜实,胎后脉宜虚。产后寸口脉洪疾不调者死,沉微附骨不绝者生。沉微而滑者生,实大弦急者死。胎前脉当洪数,产后仍洪数者死。胎前脉细小,产后脉洪大者,多死。...
...芤脉本主虚候,其相兼脉主病,视其兼脉而定,有虚中更虚者,有虚中夹实者。浮芤之脉主出血之证,以其芤脉本以浮大中空之象,再兼浮者,是大出血后,浮阳外越之危候。 《脉经》:“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 《三因方》:“微芤为衄血。” 《医学...
...势必影响到临床研究结论的得出。证候的诊断标准还应考虑到病的影响,即构成同一证候的诸要素(主证、次证、兼证及舌脉)在不同病中的主次关系应是可变的。而且,我们现在所制定的证候的诊断标准中,大多以单一证候为多,较少涉及复合证候及兼夹证,以至在...
...一、三部九候的疾病预报意义三部九候诊法通过九候脉象的对比对疾病的轻重预后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尤其三部脉是否协调可以判断疾病的整体变化,如三部九候不协调则提示预后不良,《素问·三部九候》说:“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三部九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