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异名】薯药、土薯。【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肾经。【功效】健脾,补肺,止渴,益精固肾。【应用】1.虚劳咳嗽:山药捣烂半碗,加入甘蔗汁半碗,和匀,温热饮之,能起辅助治疗作用。2.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
...药用植物山药白涩病、薯蓣柱盘孢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蔓,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初生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后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大小2—5mm,后期病班四周变褐略突出,中间浅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严重的...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虚劳之病,率在厥阴风木一经。肝脾阳虚,生气不达,木郁风动,泄而不藏,于是虚劳不足,百病皆生。肺主收敛,薯蓣敛肺而保精,麦冬清金而宁神,桔梗、杏仁,破壅而降逆,以助辛金之收敛。肝主生发,归、胶,滋肝而养血,...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干燥根茎。『常用名』怀山药、光山药、薯蓣、光条、怀山。『产地』河南、山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采收季节』冬秋季采挖。『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起,滤干水份,放...
...《备急千金要方》入顶散治头面胀满,脑螈偏枯,发作有时,状如刀刺失声,阴阴然疼,面目变青方山茱萸 芎 防风 独活(各一两半) 细辛 莽草 白术 薯蓣 牛膝 石南 甘草(各一 ?上十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入顶...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山药 《中华本草》红山药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山药 【别名】红孩儿、野红薯 【来源】薯蓣科红山药Dioscorea glabra Roxb.,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涩...
...)《长沙药解》豆黄卷【本经】大豆黄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味甘,气平。利水泻湿,达木舒筋。《金匮》薯蓣丸方在薯蓣。用之,以其泻湿而疏木也。大豆黄卷专泻水湿,...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是药食兼用的古老作物,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其块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淀粉等。 (-)概述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是药食兼用的古老作物,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其块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
...古今录验薯蓣丸。疗丈夫五劳七伤。头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烦热有时。或冷痹骨疼。要髋二经伏热之尚干薯蓣(二两) 苁蓉(四两) 牛膝(二两) 菟丝子(二两酒渍) 杜仲(二两) 赤石腊(二两) 泽泻(二两)去心) 五味子(一两半) 石膏(二两炙)...
...古今录验薯蓣丸。疗丈夫五劳七伤。头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烦热有时。或冷痹骨疼。要髋二经伏热之尚干薯蓣(二两) 苁蓉(四两) 牛膝(二两) 菟丝子(二两酒渍) 杜仲(二两) 赤石腊(二两) 泽泻(二两)去心) 五味子(一两半) 石膏(二两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