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说一句俏皮话,这就是老子的秘密法宝吧!老子把做工夫的方法,修养的程序与层次都说了,告诉你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佛家说“无生”,道家标榜“长生”,耶稣基督则用“永生”,但都是形容生命另一重意义的...
...道德天尊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神化格,道教奉为教祖。 据《史记》载,老子曾为中国周代守藏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秦汉之际,黄老道德家推崇黄帝老子为先王圣哲,与儒家之尧舜周孔相仿。汉初关于老子的传言不一,司马迁作《史记》已不能确指。...
...便套用了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名词,称它为“谷神”。 第二类形的山谷,是隐晦曲折,两头相通的狭长通道,空气对流,由这一头的传呼,便很迅速地畅达遥远的那一头。因此,也成为被人编织成神话的题材,认为其中如有神助。实际上,也是空气的传声作用,并非真有...
...所以然,或是不忍心说得太透彻,说穿了,反党乏味。司马迁著《史记》,便用比较含蓄的论调来反映道家与老庄这类思想。到了元、明之间,民俗文学的小说家们,却在小说的著作里,表达了很多这方面的思想。说得痛快淋漓而有韵味的,如明末的贾凫西所作的《木皮散客...
...当然,历史上运用道家思想,以拨乱反正的,不止是汉文帝这一幕,在其他朝代也非常多,这是有关经国大势的作为。 在个人修养方面,运用黄老之道立身处世,有一个大原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从这里又要想起道家的另一个大原则,但这另...
...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儒家的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其归趋,则是偏重于入世的,像《大学》、《中庸》。亦有一部分儒家思想,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但是到底是偏重入世;道家的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像...
...象征性的代名辞,天圆盖覆,本自无门,哪里开阖?但道家却把人体的头颅顶盖天灵骨的中心点,古代医术所称的百会穴之处,叫作天门。也有别名叫“天囱”的。据说,修道的人,修到纯阳无杂的程度,天门就会自然开阖。到此程度,自然智周万物,神通天地,明达古今...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是代表广大的宇宙领域。此处道家的四大,与佛家所谓的四大不同。佛家四大,专指物质世界的四种组成元素——地、水、火、风。而道家所讲的四大,是“道、天、地、人”。这个“四大”的代号由老子...
...并列,称为济世五法,评价为“皆救急之术”。其后,在李淳风的《金锁流珠引》中,更是系统地介绍了禁咒之术的历史,方法及义理,认为它来自老君、张天师,有三百六十科,三十六要法。可谓法诀繁杂,难以述说。正如《正一法文修真旨要》所言:“禁诀者,道家咒术...
...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的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他说:“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的《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他的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