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无神论

...”“恶有恶报”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他驳斥了这些理论荒谬性,指出佛教所宣扬人死为鬼,因果报应是培养人们愚蠢性,是欺骗,是毫无道理。他排斥佛道理论根据是儒家思想他认为佛教道教思想主张和儒家经典不相符合,用儒家礼教排斥佛教道教仪式...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646.html

武当山道教法事活动_道家_【文学360】

...武当山道教法事活动称做“醮”,有着严格程式,首先要设坛,而后上香、鸣鼓、迎驾、祝神、唱神等等。整个过程伴随着念咒颂经,步罡踏斗等规定仪式,充满着浓厚宗教气氛。 实际上,这是一种与神沟通仪式。道教认为祈福禳灾,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37.html

武当山道教道功道术_道家_【文学360】

...“柔刚、静动、曲直”等等一对矛盾辩证关系。他还说“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武当武术出自奉老子为教祖道教门槛里是很自然事。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38.html

道家类_经史子集_【四库全书】子部-中国古籍

...《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查看全文...列子作者列御寇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daojialei.html

绥化道教早期传入时期_道家_【文学360】

...道教传入绥化,约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今有北林区慈云观内圣旨碑石为证。因碑石刻有龙腾纹理,所以又名龙碑石,这块碑石虽然历经风雨磨砺,但碑身雕有龙腾缠绕和前后两面刻有“圣旨”、“诰封”字样依然清晰可见。 唐代时期,绥化当时隶属渤海国。由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29.html

道教民间美术创作_道家_【文学360】

...道教美术宋元以后,道教失去朝廷支持,文人道画也逐渐衰微而同民间美术相结合。此后各地民间画工广泛从事于壁画、版画、年画以及用于道教斋醮活动中的水陆画。 道教斋醮仪式中则广泛使用民间木雕、刺绣以及纸扎工艺美术品作为法器或陈设。各道观建筑中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71.html

孔子政治思想德治主张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政治思想德治主张 同孔子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礼不下庶人信条,打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5.html

《老子他说》第贤与不贤君子小人之辨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支流,它与老庄思想,也息息相通。法家最有名韩非子,提出一个理论,可以说,相同于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观念引申发挥,但他提倡用法治领导社会,并不一定需要标榜圣贤道德政治。他说“相爱者则比周而相誉,相憎者则比党而相非,诽誉交...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8.html

庄周生平

...在天下;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思想 庄子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读书、漫游、观察、遐想,追求“至人无己”自由境界。庄子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无为而治”,主张...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710.html

道教穿戴礼仪_道家_【文学360】

...;法衣则多红、黄色,也有蓝色、绿色;方丈穿法衣多为紫色;班衣以红、黄居多。 道教把道教徒戴帽子称为“巾”,巾有九种。分别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 道士合格服饰,不仅是衣帽整齐,而且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93.html

共找到1,018,7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