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三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未加详校,即以付刊,伪谬滋多,未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2-2.html

仲景六经辨证与内经热病论互异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与内经不尽相合.余尝深思之而不得其解.及读程郊倩伤寒后条辨.其贬驳叔和序例内.有一段入理深谭.殊为可采.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着一类字.见热病特伤寒中之一类耳.然类而不类.亦不类而类.盖同此六经.而病因之寒热有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15.html

《黄帝内经》27味中药释解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帝内经》中涉及药物不多,现结合古今研究予以解析如下。 1.醪醴 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以下前已注明者不再标出)。醪为浊酒,醴为甜酒,均是古代含有酒成分的一种饮料,用以治疗疾病。为五谷酿成而未经蒸馏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216.html

气交外感病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四时六气.五运司天.是为三合.缘其三合.故为气交.气交则变而人应之.是以外感百病生焉.人在气交之中故也.四时六气之正.内经全不列证.其不列证者.以正六气.本五行四时之顺.阴阳升降之宜.果合气宜.何尝有病.其所以有病者.以其气之至.常有太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9-8.html

内经要旨序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予尝谓操舟必资于剡木,而射者必以彀。医之有道,古也。自神农氏开其天,黄帝氏继天创始,与其臣岐伯着《内经》《灵》《素》,为万世医学之鼻祖。邈乎不可尚已。嗣是而下,代有作者,如张机以热论着《伤寒》,李杲以谷气着《脾胃》,守真以运气着《原病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9-0.html

内经切脉之图_《脉确》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图)脉理作为歌.便诵习也.其以浮沉至数辨.及不以浮沉至数辨者.各从其类.欲其易分别也.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字之韵.欲其不混淆也.脉之应病.以内经为主.内经未详者.以脉经补之.脉经未详者.以历代明医之说补之.欲其简而诀也.有是脉.即有主是...

http://qihuangzhishu.com/278/16.htm

内经》“神明”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孟琳升 内蒙古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神明”一词,《内经》曾多处应用,计《素问》14次,《灵枢》2次,且专有《八正神明论》篇。然考其含义,则各随自然界与人体特性之异,乃有不同划分。 其论自然界“神明”者,《气交变大论》外,《生气通天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16.html

形神兼养 长寿可期 《内经》长寿三要素的启示(下)_【中医宝典】

...□ 郭岚 汤琪 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 《内经》强调,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良好,生活俭朴安定、家庭邻里和睦、德行仁慈宽厚,懂得顺应自然而养生,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长寿。 《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内无眷慕之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30.html

内经》经文读法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自王叔和编次仲景《伤寒论》原文,自己加上伤寒例曰,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于是后世遂谓冬日受有寒气,藏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16.htm

内经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对《内经》七篇大论中的病证理论特点进行了探析,认为这些理论与《内经》其它篇章的论述有着鲜明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认识,特别重视症候描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五脏之间的乘侮传变,并创立诸多治则治法。 关键词:内经;七篇大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共找到16,9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