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灵枢·癫狂》:即呼吸短促,类似微喘、气难以接续。《医宗必读·喘》:“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当从辨证中区别虚实。虚证多见于肺虚体弱或病后元气亏虚患者,其症声息低微,头眩肢乏,或兼见形瘦神疲;实症由痰饮、气滞...
...病名。由食积内阻所致的痢疾。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证见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导。《医宗必读·痢疾》:“积者,湿热食痰也,...
...诊断学术语。在辨证过程中,脉证表现不一致,经全面分析,认为症状反映了疾病本质,而脉象只能说明病情复杂,即以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
...的暑病。《医宗必读·伤寒》:“热病者,冬伤于寒,至夏乃发,头疼,身热恶寒,其脉洪盛。”《温热逢源》:“伏气所发者,名为热病。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
...医宗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关前一分者.寸关尺各有三部.共得九分.今日关前一分.仍在关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在为人迎.辨外因之风.以在关乃肝胆脉 .肝为脏.故曰人迎紧盛伤于风.右为气口.辨内因之食.以右关乃脾胃脉.胃为...
...专门学校,并与余氏合办《神州医药学报》。包氏于学校任教授,广泛传播医药知识,为近代著名中医界代表之一。其著作甚丰,有《包氏医案》、《包氏医宗》三集,主要论述伤寒,计有《伤寒论章节》、《伤寒表》、《伤寒方法》、《伤寒论讲义》、《伤寒方讲义》等。...
...证名。①胸膈间疼痛。《证治要诀·膈痛》:“膈痛与心痛不同,……膈痛则痛横满胸,比之心痛为轻,痛之得名,俗为之称耳。”亦有认为膈痛即胸痛。(见《医宗必读》卷八)《证治准绳·杂病》:“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各...
...痹。《症因脉治》卷三:“肾痹之症,即骨痹也。”详肾痹条。③指寒痹、痛痹。《医宗必读·痹》:“骨痹即寒痹、痛痹也。”其证痛苦切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参见寒痹、痛痹条。...
...病证名。①类中风之一。由于卒中寒邪而发病。又名中寒。《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以温里散寒为大法。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宜用苏合香丸开其窍闭。②指邪在脾胃而见...
...精华,撰成《山居述》四卷,未刊行。康熙二年(1663年)夏,择原著中之主要内容,及方药加减、附论变通法等,编成《医宗说约》六卷。并据《灵枢·五色篇》,释文绘图,结合自己研习心得,着成《望色启微》三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