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受寒腹痛。人参 白术 炙甘草 炮干姜上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五分,热服。七气汤 治七气伤脾,结聚,大腹痛,不能乳食。半夏(制一两) 人参(二钱) 甘草(炙) 桂心(各一钱)上咀,每服二钱,姜、枣煎,食前服。指迷七气汤 治阴阳不升降,...
...坚硬如石.朝宽暮急.脐凸发喘.桃仁 红花 归尾 牛膝(各一钱) 三棱 蓬术(各二钱) 苏木 木通 官桂 青皮 穿山甲(各八分) 酒煎空心服.神仙蒸脐法 治血鼓血瘕.血疯等症.(方见噎膈门)桂红丸 治血瘕血痞.神效.官桂 红花 桃仁 当归梢 ...
... 赤芍(各一钱五分)加灯心三十茎煎服.壮气收肠汤 治番花痔.肠落不收.黄 人参 当归 川芎 广木香 金银花 川连(各一钱) 升麻(七分) 黑枣二枚. 艾丸 治一切痔疮出血.里急后重.艾叶 槐角 地榆 当归 川芎 刺 皮 贯众(各一两) 头发...
...淋洗其腹,揉其葱熨脐腹间,良久,尿自涌出,其疼自止,服此药。乳香 没药(各等分)为末,木香汤调下,或煎数沸亦可。当归散凡小儿夜啼者,寒而腹痛也。面青手冷,不吃乳者,是盘肠气也,宜服之。当归 芍药 人参(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桔梗 陈皮(各...
...董廷瑶,字德斌,号幼幼庐主,(1903~2000)。出生于浙江鄞县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得父祖亲授,勤诵经史子集,唐宋范文,进而能文作赋。15岁起严父亲自督教医经典籍及汉唐方书,精读《素问》、《灵枢》、仲景学说,继而各家学说。又遍访名师,...
...服。人参麦冬散 治痘已出,或收或靥而渴不止。官拣参 杭麦冬 粉干葛 漂白术 天花粉 酒黄芩 炙甘草水煎,以竹沥、乳汁对服。七味白术散 治痘因泄泻,津液不足而作渴者。官拣参 白云苓 漂白术 南木香 藿香叶 炙甘草(等分) 粉干葛(君)水煎,...
...枳实(炒) 猪苓 陈皮 防己(各八分)加灯心三十茎.食前服.济生茵陈汤 治黄汗染衣.内有积热.不能流通.小便不利.茵陈(一两) 大黄(七钱) 山栀(五钱炒黑) 水煎热服.泻湿汤 治酒疸作渴者.黄柏(一钱五分) 黄连 猪苓 泽泻(各八分) 青皮...
...幼科指纹总无正论,且游移不定,莫可稽驳。有谓不必用者,有用而至于怪诞不经,诬民惑世者,是皆未中之理,所以有用有不用之殊议。请以一得之愚,聊发其要。盖此指纹,与寸关尺同一脉也。按《内经》十二经脉,始于手太阴(纹者关旁支也,从手腕后出食指之端...
...热在里,必发黄。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色,小便不利,腹痛者并主之。山茵陈 栀子仁 川大黄(各等分)右咀,水煎,加减服。日进三服,小盒饭和,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痛,黄随小便中去也。加减泻黄散此药退脾土,复肾水,降心火。黄连 茵陈(各...
...焦胃干,心火内亢故也。初发热作渴,升麻葛根汤(方见前)加天花粉、麦门冬;渴甚,人参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方见前)一齐涌出莫惊惶,顷刻浑身朱锦庄。似痘出时还又没,如 红处却成疮。痘疹贵三四次出,谓出匀;麻疹贵一齐涌出,谓出尽。麻疹只要得出便轻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