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赭镇汤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野台参(四钱) 生赭石(钱,轧细) 生芡实(五钱) 生山药(五钱) 萸肉(钱,去净核)生龙骨(钱,捣细) 生牡蛎(钱,捣细) 生杭芍(四钱) 苏子(二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7-1.html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_【中医宝典】

...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 阴证和阴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9.html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故主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angchangyouyuyinchangbuzu-2009.html

阴阳家、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_【中医宝典】

...学之主旨——以阴阳消息、循环言说顺逆常变,到强调阴阳对立、平衡的转变。所谓阴阳学说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恰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一、阴阳家及其学说旨要 阴阳与五行、等学说相互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观念也是中国传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5.html

阴阳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之大纲.不外阴阳.阳卫外者也.阳不密则不能卫外而为固.故风寒淫之邪得以入之.入之则外感之诸症生焉.阴为阳守者也.阴弗营则不能宅阳以藏神.故内伤神志筋骨之病居之.居之则内伤脏之有余不足种种兴焉.识病必先辨阴阳阴阳辨而后能察病矣.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10-1.html

卷一天地类_《七修类稿

...甚巨,往往有冤抑者投于中。绍兴中,太尉董德之作大木石板甃之,面开眼,时夜闻井中有人叫:“你几个怕坏活人,我几个几时托生!”历元至今,木石俱损,仍多落井者。弘治间,参政周木复甃之,面界五眼,至今存焉。 ○水气天地 天,也;地,质也。地之上...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952.html

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_《宋史》

...行军指掌》二卷 《占风云气图》一卷 《兵书》七卷 陶侃《军鉴要》一卷 李靖《韬钤秘术》一卷 又《总要》三卷 《六十甲子厌胜法》一卷《兵书》三卷 《占风雪一作“云”》三卷《风云论》三卷《三军水鉴》三卷 《用兵手诀》七卷 《出军占风气候》十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22.html

之复病治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至而枯燥燔 。介虫属金,所以耗也。其病则惊螈咳衄,心热烦躁,火乘心肺也,便数憎风,表里皆热也。厥上行,面如浮埃,目乃 螈,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皆火炎于上,故形色变而逼血妄行也。发而为疟,恶寒鼓栗,寒极反热,以风火相薄而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2-5.html

第二十八回 凿通二无寒暑 陷入阴阳有死生_《后西游记》

...诗曰: 闲从万化想天工,玄奥深微不可穷, 顽石无端能出火,虚空何事忽生风, 大奇日月来还去,最妙冬春始复终, 谁赞谁参都是谎,阴阳有全功。 话说小行者为上善国王打死野狐,迎回太后,方辨明了唐长老不白之冤,倒换关文,辞了国王、太后,依旧...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210.html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曰: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对曰:名曰阴阳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9-18.html

共找到782,2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