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著作。即所谓“三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原书已佚,其具体内容,撰人撰年均无可考。...
...伏 阴 伏脉:重按著骨。指下裁动。《脉经》。脉行筋下。刊误。 《脉诀》言:寻之似有。定息全无。殊为舛谬。 【体状诗】 伏脉推筋著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相类诗】 见沉脉。 【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
...为然.凡读古人书.不可胶柱鼓瑟.况脉之理.至精至微.脉不自立其名.因古人之指法而立名.假令其古人之指法如此.故其主病如此.某古人之指法如彼.故其主病如彼.戴起宗之流.造脉诀刊误.每用一古人之指法.如定脉之名.复用一古人之主病.强牵以合之至使...
...,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亦平正通达无疵。 滑脉虽然是常见脉,但历代脉学书亦有若干对脉形的说解不当的问题,其中如伪撰《脉诀》说:“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状,不进不退。”这种形容显然有不少问题,戴启宗《脉诀刊误》辩之说:...
...左手肾脉指第三.〔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疾咎.指下急急动〔弦〕(数)时.便是热风之脉候.忽然来往慢慢极.肾脏败时须且救.此病多从冷变来.疗之开破千金口.二十五动沉却来.肾绝医人无好手.努力黄泉在眼前.纵在也应终不久....
...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前诀以四十五动为准.而此诀又以五十动为准者.何也盖前诀以左右手各部中.见其有止.即于止之数.准洪范五九之数.以断死生.即洁古论中所谓相胜者死也.此诀以脉之大概言.但取五脏之气.全与不全.以定死生.故用大衍之...
...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阳阴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否者必当犹豫有两心.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跷阳跷之脉.此家曾有病...
...豁然空”。这里有迟、大、软、空四个条件,其后历代脉学书籍大多数遵循这些条件,例如《千金方》直录《脉经》原文。《外科精义》说:“虚脉之诊,按之不足,迟大而软,轻举指下豁豁然空。”《脉诀刊误》说:“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濒湖脉学》...
...绍兴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之说。王叔和独守寸、关、尺分部位,以测五脏六腑之脉者,非也。 慈溪赵继宗曰:脉诀言,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者,非也,心肺居上,为阳为浮;肝肾居下,为阴为沉;脾居中州,半阴半阳...
...伤寒热病同看脉.满手透关洪拍拍.出至风门遇太阳.一日之中见脱厄.过关微有慢腾腾.直至伏时重候觅.掌内迢迢散慢行.瘥轧HT 疔多不的.大凡当日问途程.迟数洪微更消息.热病须得脉浮洪.细小徒费用神功.汗后脉静当便差.喘热脉乱.命应终.此歌未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