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之《仁智》 61、《赵将括母》原文-出自《列女传》之《仁智》 62、《魏曲沃负》原文-出自《列女传》之《仁智》 63、《鲁漆室女》原文-出自《列女传》之《仁智》 64、《鲁公乘姒》原文-出自《列女传》之《仁智》 65、《晋范氏母...
...《列女传》之《贤明》 76、《楚于陵妻》原文-出自《列女传》之《贤明》 77、《楚老莱妻》原文-出自《列女传》之《贤明》 78、《楚接舆妻》原文-出自《列女传》之《贤明》 79、《齐相御妻》原文-出自《列女传》之《贤明》 80、《鲁黔娄妻...
...《本输》 1、本输: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2、本输:歧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
...《列女传》之《母仪》 91、《魏芒慈母》原文-出自《列女传》之《母仪》 92、《鲁之母师》原文-出自《列女传》之《母仪》 93、《邹孟轲母》原文-出自《列女传》之《母仪》 94、《楚子发母》原文-出自《列女传》之《母仪》 95、《鲁季敬姜...
...《痈疽》 1、痈疽: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
...1、《吴内传》原文-出自《越绝书》 2、《外传计倪》原文-出自《越绝书》 3、《内经九术》原文-出自《越绝书》 4、《外传枕中》原文-出自《越绝书》 5、《请籴内传》原文-出自《越绝书》 6、《计倪内经》原文-出自《越绝书》 7、《外传...
...《卫气行》 1、卫气行: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
...《忧恚无言》 1、忧恚无言: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壅垂者,声音...
...《官针》 1、官针: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写,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写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写,亦复为败。失针之宜。...
...《厥病》 1、厥病: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2、厥病: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写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