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本并据《选》以改《与山巨源绝交书》;抄本未改,故字句与今本《文选》多异,与罗氏景印之残本《文选集注》多合。 第三卷。卜疑〔20〕。嵇荀录(亡)。养生论〔21〕。 案:此卷似原缺后半,《嵇荀录》仅存篇题;后人因从《文选》抄《养生论》以足之...
...相视而愧,元臣耋老,闻风而叹。不言而化成,不威而心服。自三代、汉、唐,一人而已。若夫先后旧仪,具在有司,每自抑畏,置而弗举。受册之礼,当在文德也,而退即于崇政;明堂之贺,当在集英也,而仪止于东闱。将成宣光,则原庙之设自处于治隆;将损任子,则...
...之正,得阴阳之和者,惟《泰》而已。《泰》之为象,三阳在内,三阴在外。君子既得其位,可以有为,小人奠居于外,安而无怨,故圣人名之曰“泰”。《泰》之言安也,言惟此可以久安也。方泰之时,若君子能保其位,外安小人,使无失其所,则天下之安,未有艾也。...
...栾城集卷二十五 ◆墓表铭四首【伯父墓表】 苏氏自唐始家于眉,阅五季皆不出仕。盖非独苏氏也,凡眉之士大夫,修身于家,为政于乡,皆莫肯仕者。天禧中,孙君堪始以进士举,未显而亡,士犹安其故,莫利进取。公于是时独勤奋问学,既冠,中进士乙科。及其为...
...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侈之以宫室器服。志气已乱,然后入之以谗说,变乱是非,移易白黑,纷然无所不至。小足以害其身,而大足以乱天下。大臣虽欲有言,不可及矣。《语》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故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
...制诰沈文通亦考官也,知其不然,故文通当制有爱君之言。谏官杨乐道见上曰:“苏辙,臣所荐也。陛下赦其狂直而收之,盛德之事也,乞宣付史馆。”上悦,従之。是时先君被命修《礼书》,而兄子瞻出签书凤翔判官,傍无侍子。辙乃奏乞养亲。三年,子瞻解还,辙始求为...
...如昼,晓来云暗天。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螟螣无遗种,流亡稍占田。 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 (田有服,不乐。)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苏轼 三年走吴越,踏遍千重山。 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还。 翩如得木狖,飞步谁能攀。 一为...
...送行欲汲汲,富贵恐君后。将去聊迟迟,已远悲朋友。 【和强至太博小饮】 谁能饮酒如倾水,醉倒坐中扶不起。形骸外物已如遗,升斗任君无复避。霜梨冰脆寒侵齿,未尽一杯先已醉。强将文字笑红裙,冷淡为欢何足贵。 【和强君瓦亭】 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
...◆诏一首【拟合祭天地手诏元祐中撰。】 朕惟《周礼》王者亲祀天地,岁无不遍。故郊丘有南北之辨,礼乐有同异之别。降及汉、唐,事与古异。礼文浸盛,费用增广。既难躬行以遍飨,遂于三岁而亲祀。事非周旧,礼适时变。故致斋之日,躬见祖考;圜丘之飨,兼礼...
...,为《诗》、《春秋》集传,因古之遗文,而得圣贤处身临事之微意,喟然太息,知先儒昔有所未悟也。其后复作《古史》,所论益广,以为略备矣。元符庚辰,蒙恩归自岭南,卜居颍川。身世相忘,俯仰六年,洗然无所用心,复自放图史之间。偶有所感,时复论著。然已...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