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中事,乃论次,号《问高力士》。李吉甫与芳子冕,真元中俱为尚书郎,尝道力士之说,吉甫每为其子德裕言。岁祀既久,遗藁不传,但记十七事。後文宗访力士事於德裕,德裕编次上之。多同《明皇杂录》。 △《开成承诏录》二卷 右唐李石撰。石与郑覃、...
...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55、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56、荀彧攸贾诩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57、诸夏侯曹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58、二公孙陶四张传(原文)-出自《三国志》魏书 59、吕布*(张...
...历史上名家的诗歌散文集。 同名文章:《五经》原文出自《白虎通德论》卷八 相关阅读:四书是什么? ...
...○《释文》:“徐云:‘本《虞书》裛为一卷,凡十二卷,今依《七志》、《七录》为十三卷。’” 皋陶矢厥谟,矢,陈也。○皋音高。陶音遥。禹成厥功,陈其成功。帝舜申之。申,重也,重美二子之言。○重,直用反。作《大禹》、《皋陶谟》、大禹谋九功,皋...
...圆中牙身玄外曰琮。《礼记王度》曰:“王者,有象君之德,燥不轻,湿不重,薄不浇,廉不伤,疵不掩,是以人君宝之。”天子之纯玉尺有二寸。公侯九寸,四玉一石也。伯、子、男俱三玉二石也。 五玉者各何施?盖以为璜以徵召,璧以聘问,璋以发兵,�以信质,琮...
...公利也。其所援《易》之言是也。孟子所鄙,私利也,亦《易》所谓“小人不见利不劝”之利也。言虽相反而意则同,不当以优劣论。 △《赵岐孟子》十四卷 右邹孟轲也。赵岐字台卿,后汉人,为章指,析为十四篇。其序云:轲,战国时以儒术干诸侯,不用,退与...
...1、《作文秘诀》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2、《上海的儿童》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3、《上海的少女》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4、《祝<涛声>》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5、《真假堂吉诃德》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 6、《又论“第...
...1、《做文章》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2、《中秋二愿》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3、《知了世界》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4、《正是时候》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5、《再论重译》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6、《运命》原文-出自《花边文学》 7、...
...霸晏子对以下贤以身(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38、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39、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40、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
...何?重民之至也。善恶比而易故知,择贤而封之,使治其民,以著其德,极其才。上以尊天子,备蕃辅,下以子养百姓,施行其道,开贤者之路,谦不自专,故列土封贤,因而象之,象贤重民也。州伯何谓也?伯,长也,选择贤良,使长一州,故谓之伯也。《王制》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