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妊娠28周以后须防早产。预防早产有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孕妇的急性或慢性疾病(急性如高热、病毒性肝炎、急性泌尿道感染等,慢性如心脏病、各种原因高血压、严重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2)注意个人保健预防呼吸道疾病和肠道传染病(急性肠炎、...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319.htm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等,都有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可能。因此,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妊娠早期的母体保健,尤其在最初3个月,母亲应注意营养和休息,注意居室环境的卫生和通风,预防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可能致畸变的药物,若因某...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83.htm

我国预防保健战略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预防保健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性卫生服务。预防保健目标应是国家卫生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阐明国家卫生目标,衡量和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指标,是提出国家预防保健策略和改进国家卫生状况的行动方案,加强预防保健是卫生部门90年代...

http://qihuangzhishu.com/960/419.htm

妊娠期牙龈炎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有些妇女怀孕以后,妊娠反应尚小,就是牙龈常出血,甚至偶有一宵醒来,枕头上血迹斑斑,但毫无痛觉。如果张嘴对镜看看,没准吓一跳。全口牙龈浮肿,齿间的牙龈乳头部还可能有紫红色、蘑茹样的增生物。只要轻轻一碰,脆软的牙龈就会破裂出血,出血量也较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101.htm

孕期用药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但药物在发挥效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副反应。故而,孕期有病该治,但用药必须谨慎,因为母体所用药物可通过胎盘转运而以三种方式影响胚胎-胎儿:(1)直接作用于胚胎-胎儿;(2)影响胚胎-胎儿赖以生存的胎盘;(3)...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103.htm

下肢痉挛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不少孕妇在妊娠后半期频发下肢痉挛,即小腿后方的那块“腓肠肌”发生痉挛性收缩,俗称小腿抽筋。下肢痉挛常在晚间或睡眠时突然发作,孕妇因抽筋而惊醒。当然,白天也会出现,特别在久坐、疲劳或受寒后。为什么下肢腓肠肌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原因尚不清楚,...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105.htm

皮肤卫生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皮肤是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又参与体温调节、排泄和呼吸等生理活动。妊娠期间,由于甲状腺功能旺盛,引起细胞的氧化过程加速和机体新陈代谢增快,皮肤的脱屑多,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也增多。因此,孕妇比一般人更需留意不让体表藏污积垢,勤于清洗,才能使...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107.htm

自我监护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所谓“自我监护”,意思说由孕妇本人和家属(主要是丈夫)亲自观察胎儿的安危,以弥补定期产前检查的不足。可以做到的监护工作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数胎动。这件事只有孕妇能办到。多数孕妇要到妊娠18~20周时才觉察胎动。起初胎动每小时约3~5次;随...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109.htm

分娩先兆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整个妊娠过程按40周或280天计算。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加上9个月另7天。预产期乃预测的分娩日期,恰恰在预产期那天分娩的极少,特别是那些月经周期素来时长时短的孕妇。预产期不准是事实,分娩可以在预产期前,也可能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111.htm

助产动作_《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分娩的发动以子宫收缩开始。随着子宫收缩的增强、变频和趋于规律化,子宫颈口逐渐扩张。等到子宫颈口开全,在子宫收缩强有力的推动下,胎儿逐渐下降,通过子宫颈口到阴道内,再抵达骨盆底而慢慢娩出。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牵动周围组织,使子宫壁...

http://qihuangzhishu.com/1046/113.htm

共找到243,2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