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脉变于内,病形于外,相参以察其理。气热脉满,是谓重实。脉实以坚,谓之益甚。上下相失,不可数者死,谓至数也。脉口热而尺反缓,皮肤外证也,滑则从,涩则逆。寸口肤热而尺肤寒,是经气有余,络气不足也。尺肤热脉满,寸口肤寒脉涩,是经气不足,络...
...潜阳,清热熄风之效。二、脾虚生风「主证」 妊娠中、后期,头胀眩冒,面浮肢肿,少便量少,胸闷呕恶,伴见一组脾阳虚⒆之症。「病机」 脾虚不运,升降失常。「治法」 健脾利湿,升清降浊。「方药」 白术散(《全生指迷方》)合春泽汤(《医方集解》)加味...
...病名。《伤寒明理论·蓄血》:“伤寒蓄血,何以明之?蓄血者,在下焦结聚,结聚而不行,蓄积而不散者是也。”有太阳蓄血与阳明蓄血之分。太阳蓄血证,是由太阳病不解,瘀热随经,内结膀胱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辑本的内容分为:伤寒、风...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辑本的内容分为:伤寒、风...
...经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诸血者皆属于心。○不远热,则热至,血溢、血泄之病生。(《素问》)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哲言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
...普济方》菖蒲散 《圣惠》菖蒲散 《圣济总录》菖蒲散 《普济方》菖蒲散 《圣济总录》菖蒲散 《全生指迷方》菖蒲散 《圣惠》菖蒲散 《圣惠》菖蒲散 《圣济总录》菖蒲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妇人大全良方》菖蒲散 治妇人月水涩滞,阴间肿痛。...
...〔张涣〕乌梅丹 治小儿发寒疟甚者。乌梅肉(一两,炒干) 母丁香 干漆(微炒) 当归 桂心(各半两。以上捣罗为粗散,吹入) 麝香(二钱半,细研)上件拌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全生指迷》旋复花丸旋复花 桂心 ...
...目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菟丝子丸 《鸡峰普济方》菟丝子丸 《局方》菟丝子丸 《圣济总录》菟丝子丸 《全生指迷方》菟丝子丸 《圣济总录》菟丝子丸 《圣济总录》菟丝子丸 《普济方》菟丝子丸 《普济方》菟丝子丸 《圣济总录》菟丝子丸 《...
...方》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全生指迷方》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卫生总微》椒红丸 《中藏经》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妇人大全良方》椒红丸 治妇人血风攻脾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