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名言语录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智者乐水...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307.html

问说写作特点_【古诗文大全】

...本文无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可比较二者的异同。 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110.html

马说写作背景_文言文_【文学360】

...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53.html

无名氏的天南星游记_【中医宝典】

...中医拾趣中载有无名氏写的一篇游记,独辟蹊径,别具情趣。记曰: 何首乌,仙茅人,厚朴有当归来时“已成白头翁矣”,不禁遐想“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名句,大有“天上三五日,地上几十年”的感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01.html

郑子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末莫厘(今江苏吴县)人。尝抄录古圣贤名言及经验良方作为“医治心身之善本”。后又编集集善录两卷,采录验方及急救诸法,后由同邑席锡蕃载入惠然公坛(1918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090.htm

鲁迅名言_【鲁迅全集】

...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166.html

师说作者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24.html

杜思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1234-1320年)元代医家。号宝善老人,铜鞮(今山西沁县)人,研习医理甚勤,尝取医籍中之切于实用者,由古至金元,取其医论、方药,编辑成帙,后附个人自辑之杂类名方,取名济生拔萃,其中不乏医理之名言,甚切于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78.htm

方家评论_神魔列国志

...赵景深先生曾说:千年大比是一本大奇书。 朴凡先生说;借神仙世界,谈善恶报应,是此书立论,亦是做人根本,故读后有益世道人心。以怪异之神话而寓教育作用,为孔孟传道,作者之用心可谓深矣。本书想像力丰富,非学识渊博,何能有如此奇妙之构思。读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746.html

郑观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光绪十二年(1886年)得病,研究养性之法,谓中医“慎起居、节饮食、寡欲清心、存神养气”,与西医“光、热、空气、水、饮食、运动”等均为养生要素,故辑中外先哲要语名言;兼录食疗、外功、按摩、导引,为中外卫生要旨四册(1890年)。另辑备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36.htm

共找到466,5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