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临证必读歌诀》含医方分册和针灸分册。医方分册由“医学源流三字经”、“诊病常用诀”、“汤头要诀”和“方家宜识”等4部分组成。针灸分册由“针道源流三字诀”、“经络”、“穴位”、“针刺法”、“诊病常用诀”和...
...伤寒》。方中随寒热虚实加减。唯细辛、干姜、五味三药不去,读《金匮》者自知。加减小柴胡汤 治发热咳嗽。柴胡(四钱) 半夏(二钱) 黄芩 炙草(各一钱五分) 干姜(一钱) 五味子(八分)水二杯半,煎一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温服,一日二服。五味子汤...
...渴 ,麒麟竭树名渴留,喻如蜂造蜜,研取用之。《吴录》谓之赤胶者。(新附)桃花石味甘,温,无毒。主大肠中冷脓血利。久服令人肌热能食。出申州钟山县,似赤石脂,但舐之不着舌者为真。(新附)珊瑚味甘,平,无毒。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生...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三字经》贤者为师,团结大家一道进步;能者为师,帮助大家共同提高。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教育熏陶他人的义务。否则,所谓的“好人”又好在哪里呢? 模拟西方圣哲的话来说:“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要...
...人参败毒散方见《痢疾》。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藿香正气散 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泻,或作疟疾。藿香 白芷 大腹皮 紫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白术 浓朴 半夏曲 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味甘,寒,无毒。主下诸石、五淋,止虎蛇毒。苗如石龙芮,叶光泽,花白似梅,茎紫色,煮汁极滑,堪啖。《尔雅·释草》∶一名 ,所在平泽皆有,田间人多识之。(新附)...
...味甘、苦,平,无毒。主三虫,下气,消谷。叶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树,其子如溲疏,两色赤味甘。煮树枝汁和作粥,甘美。以饲小儿,杀蛔虫,不入方用。陆机《草木疏》∶名击迷,一名羿先,盖檀、榆之类也,所在山谷有之。(新附)...
...按中风一证,原有中经、中腑、中脏、闭、脱之情,陈修园先生《三字经》、《从众录》分辩甚详,可以熟玩。予更细为思之,夫人身原凭一气包罗,无损无伤,外邪何由而得入,内邪何由而得出。凡得此疾,必其人内本先虚,一切外邪始能由外入内,一切内邪始能由内...
...《时病论歌括新编》新加香薷饮『主治』暑温汗不出者。『药物』香薷、厚朴、鲜扁豆花、银花、连翘。『服法』煎凉服。 目录 《时病论歌括新编》新加香薷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时病论歌括新编》新加香薷饮 『主治』暑温汗不出者。『药物』香薷、...
...而不裂破乎?市医固无论矣,而以名医自负者,亦蹈此弊,实可痛恨!温摄法 理中超 理中汤,加木香、当归煎服。凡吐血服凉药及滋润益甚,外有寒冷之象者,是阳虚阴走也,必用此方。血得暖则循行经络矣。此法出《仁斋直指》。凉泻法 令瘀销 火势盛,脉洪有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