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胁痛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 章门治胁痛咳逆。穴窍阴治短气。胁痛心烦。穴尺泽 少泽治。穴关元 期门 少商治痛。穴极泉治胁痛。穴膈俞 中膂俞 窍阴 阳谷 颅囟治急痛。穴肝俞治下痛不得息。穴腕骨治满引小腹痛。穴肾俞治飧泄。腹胁痛。狂走。夹脐腹痛。食不...

http://qihuangzhishu.com/601/310.htm

胸胁痛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章门治胁痛咳逆。穴窍阴治短气。胁痛心烦。穴尺泽 少泽治。穴关元 期门 少商治痛。穴极泉治胁痛。穴膈俞 中膂俞 窍阴 阳谷 颅囟治急痛。穴肝俞治下痛不得息。穴腕骨治满引小腹痛。穴肾俞治飧泄。腹胁痛。狂走。夹脐腹痛。食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16-15.html

肋〕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筋痹。又曰∶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其脉循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李东垣曰∶胁痛,刺少阳丘墟。丘墟穴在两足外踝下,微前骨缝陷中,乃足少阳经之原穴也)。兼属足太阴脾经、太阳膀胱经(《灵枢》曰∶足太阴之筋,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29/61.htm

胸胁苦_时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胸胁部闷不舒。这是足少阳胆经气机失调所出现的症状之一。足少阳经络分布,因为气机郁结,同时胆火又内郁于胸膈,故出现这种症状。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ongxiekuman-1162.html

胸胁病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通谷 章门 曲泉 膈俞 期门 食窦 陷谷 石门 主胸胁支满。 大杼 心俞 主胸中郁郁。 本神 颅息 主胸胁相引不得侧。 肝俞 脾俞 志室主急痛。 肾俞 主引痛。 神堂 主胸腹。 三间 主胸肠鸣。 阳溪 天容 主胸不得息。 ...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804.htm

疼_【中医宝典】

...疼 【病人基本资料】 邻村李姓妇,年近四旬,得下疼证。 【病因】 平素肝气不舒,继因暴怒,下陡然作疼。 【证候】 下掀疼甚剧,呻吟不止,其左之疼尤甚,倩人以手按之则其疼稍愈,心中时觉发热,恶心欲作呕吐,脉左右部皆弦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1.html

肋痛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气引疼痛,枳壳煮散。房劳伤肾,气虚血滞,胸胁多有隐隐作痛,宜补肾,加芎、归之类和血。酒色太过,下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虚冷作痛,不宜疏散,须辛热补剂。肝虚,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青爪甲枯,引小腹痛,补肝汤。凡痛...

http://qihuangzhishu.com/603/136.htm

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里而泻”《甲乙》作“取三里泻之”。“一下”,“下”字《甲乙》注云:“一本作分,下同。”黄帝曰:愿闻形。愿闻五脏六腑形也。岐伯曰:夫心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平按:《甲乙》“安”上有“得”字。]肺胀者,虚而喘咳。肝者,下满而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0-4.html

_《金匮翼》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 木香 蝎尾(各半)为细末,饭丸绿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姜汤下。此温行之剂,治单腹胀最妙。若胸胁,一身面目尽浮,鼻塞咳逆,清涕出,当用小青龙汤二三服,分利其经,却进消药。...

http://qihuangzhishu.com/669/113.htm

臌胀者脾虚不运_《医学传心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臌胀者,四肢不肿,单腹胀也。有似乎鼓,故名臌胀。仁斋直指谓其症有四:曰气臌、血臌、食臌、水臌。皆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以致停聚而为也。治宜顺气、和血、宽中、利水,各有攸当①,切不可用猛烈之药,致伤脾胃。若脐突肚大青筋或足背手掌俱平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chuanxinlu510/142-42-0.html

共找到191,0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