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知府次子薛里.年十三岁.六月豪雨.池水泛溢.因而戏水.衣服尽湿.其母责之.至晚觉精神昏愦.怠惰嗜卧.次日病头痛身热.腿脚沉重.一医用发散药.闭户覆衾.以致苦热不禁.遂发狂言.欲去其衾而不得去.是夜汗至四更.湿透其衾.明日寻衣撮空.又...
...目录 《古今医鉴》清热解毒汤 《刘奉五妇科经验》清热解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古今医鉴》卷七:清热解毒汤【处方】升麻30克 干葛15克 赤芍药15克 生地黄30克 牡丹皮15克 黄连15克 黄柏24克 黄芩15克 桔梗15克 ...
...利湿,清热化湿药物制成的药酒,可用于治疗湿温,但以治疗偏于湿者为佳。 (《温病条辨》) 【配方】杏仁、滑石(另包)各50克,白通草、竹叶、厚朴各30克,生薏苡50克,半夏30克,白蔻仁20克,江米酒1.5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细,用酒...
...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金匮》)有天之湿,雨、露、雾是也,天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营卫;有地之湿,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伤皮肉、筋骨、...
...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二两(去节) 桂枝二两(...
...国语辞典 酸、苦、甘、辛、鹹、淡。 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餐憚悅之六味,服法喜之三德。」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序例.十劑引劉完素曰:「寒、熱、溫、涼四氣生於天,酸、苦、辛、鹹、甘、淡六味成乎地。」...
...目录 《圣济总录》六味桂枝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六味桂枝汤【处方】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根节)1两,石膏1两,干姜(炮)1两,白术(生用)1两,苍术(米泔浸,麸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头痛,...
...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升麻溻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备急千金要方》:升麻溻汤【别名】升麻汤(《外台秘要》卷三十引《经心录》)。【处方】升麻 漏芦 芒消各60克 栀子20枚 黄芩90克 蒴藋150克【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
...。湿胜身重,阳微中风,则汗出恶风,故用黄 、炙甘草以实表,防己、白术以胜湿。甘草附子汤(仲景) 治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而痛者。甘草(炙,二钱) 白术(二钱) 附子(一钱五分...
...八两) 詹糖香(五两) 览探 藿香(各三两) 甲香(二两) 青桂皮(五两)上六味,先取硬者粘湿难碎者,各别捣或细切 咀,使如黍粟,然后二薄布于盘上,自余别捣,亦别于其上有顷筛下者,以纱不得太细,别煎蜜,就盘上以手搜搦令匀,后乃捣之,燥湿必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