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原文-出自《鬼谷子》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枢:枢,雄而不滞,其犹决水转石,谁能当御哉!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073.html

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时术者操持针具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针之道,坚者为宝。”意谓针刺时拿针的方法应坚定有力。以毫针为例,一般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这样针刺时便不致弯曲,而直至腠理。亦即针时要牢实,才能便于进针操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67/512.htm

法二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则阴阳虚实见焉。如初,来疾而去迟,来者出也,去者入也,此出疾而入迟也。出者,出于外也,即其出以知其外,入者,入于内也,即其入以知其内,其出疾而入迟,故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来迟去疾,此出迟而入疾,故名曰内实外虚也。此明首章呼吸出入之义...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18.htm

《银海指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顾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朱序 张序 前跋 卷一 守正辟邪论 面部定位图解 五轮八廓大略 五轮解 八廓解 轮廓 运气总论 六气总论 风 寒 暑 湿 燥 火 七情总论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卷二 瞳神论 ...

http://qihuangzhishu.com/751/index.htm

《银海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顾锡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朱序 张序 前跋 卷一 守正辟邪论 面部定位图解 五轮八廓大略 五轮解 八廓解 轮廓 运气总论 六气总论 风 寒 暑 湿 燥 火 七情总论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卷二 瞳神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haizhinan/index.html

四时诊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名曰逆四时”,见《素问》卷六第十九《玉机真脏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下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其四时”至“之大法也”,见《素问》卷五第十七《要精微论篇》,《甲乙》同上。又自“是故阴盛则梦涉大水”至...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4.htm

物不稳的原因_物不稳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麻木或蚁行感,手部无力,沉重感,物不稳,震颤麻痹等症状,上肢肌萎缩,肩周活动受限。...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ChiWuBuWen343357.htm

毫针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刺手与押手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3.htm

太渊第一以穴名也。_《丹医秘授古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所候:太渊实为肺,但因肺朝百脉、会太渊、肺主气、司均衡、为血帅、开于寅、得气最先,故诊太渊以候人身上下,此不过脉象也。晋王叔和以后把各出入部位亦置于此,误人非浅。然单诊太渊只能考各经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二、部位:太渊...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6.htm

五脏绝_《灵素节注类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真脏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人身阴阳气血,升降流行,循环不已,与天地同其造化。其升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ujiezhuleibian/622-10-7.html

共找到93,8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