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bo/index.html

桂枝羌活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医方论》桂枝羌活汤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等分 每服五钱疟发在处暑前,宜从时疟治。且《内经》只分邪在肌,在卫、在营,初无六经之说,更不 目录 《医方论》桂枝羌活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桂枝羌活汤 《保命集》桂枝羌活汤 ▼ 相关方剂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guizhiqianghuotang.html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注,后世学者认为此书之注在内容优于《素问》,且属首创,其功颇宏。3、张景岳的《类经》:张景岳把《内经)重新分类,再予合编,成《类经》一书。全书以《内经》原文为纲,吸取各家医论,附以个人心得,并对难懂词句加以通俗解释,有些议论十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8.htm

附录:张廷玉明史_《明史》

...金镜高悬,璇枢广运。参观往迹,考证得失之源;懋建鸿猷,昭示张弛之度。无怠无荒而熙庶绩,化阜虞纮;克宽克仁而信兆民,时存殷鉴。则冠百王而首出,因革可征百世之常;迈千祀以前驱,政教远追千古而矣。谨将纂成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十三卷,列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8785.html

理的解释_理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訂整理。 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孝成皇帝愍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秘藏,理舊文。」 唐.岑參.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因懷魏校書陸渾喬潭詩:「魏侯校理復何如,前日人來不得書。」 職官名。專掌校勘整理宮廷藏書。唐代時隸屬...

http://hanwen360.com/c/144247.html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语译通俗而准确,按语亦较恰当。是颇有影响的语译注释本。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8.htm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语译通俗而准确,按语亦较恰当。是颇有影响的语译注释本。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3.htm

素问》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云撰用《素问》。是则《素问》之名,著于《隋志》,见于汉代也。自仲景以前,无文可见,莫得而知。据今世所有之书,则《素问》之名,起汉世也。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104.htm

邪发黄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再取麻黄醇酒汤一方附入,读此而治病之机,宛然心目矣。○瓜蒂汤,吐药也。邪在膈,浅而易治,用此汤吐去黄水,正《内经》因其高而越之之旨也。然此亦仲景治伤寒之方易为治疸证,但附于后,是亦不欲轻用之意也。(喻嘉言)邪发黄者,即伤寒证也。凡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472/276.htm

祖国医学中的心理治疗方法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如下17-1)。由此可见,《内经》已经认识到:任何一种情绪如果太过都会影响心身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各种情绪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乃至转化,可利用一种情绪(例如喜悦)去冲淡另一种太过而引起机体机能失常的情绪(例如悲伤),在临床可获得较好的...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78.htm

共找到310,2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