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味咸而涩,性微凉。能软坚化痰,善消瘰 ,止呃逆,固精气,治女子崩带。《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温疟者,因温疟但在足少阳,故不与太阳相并为寒,但与阳明相并为热。牡蛎能入其经而祛其外来之邪。主惊恚怒气者,因惊则由于胆,怒则由于肝,牡蛎咸寒属水...
...目录 《圣济总录》地胆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地胆散【处方】地胆、地锦各等分。【制法】上晒干为散。【功能主治】一切虫啮。【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盏内用醋调,却用盏1只合定,慢火熬热,涂啮处。如已啮得2-3日;即先以牡蛎...
...《妇人大全良方》漏芦散疗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奶乳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此药服之,自然内消,乳汁通行。漏芦(二两半) 蛇蜕(十条,炙) 栝蒌(十个,急火烧令焦、存性)上为末,温酒调下二钱,无时候。服药后即以猪蹄羹投之。《...
...目录 《圣惠》甲香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惠》:甲香散【别名】犀角散【处方】甲香1两,犀角屑1两,射干1两,木香1两,熏陆香1两,丁香1两,黄连1两,川升麻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牡蛎1两(烧为粉),羚羊角屑1两,...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洗) 龙骨 人参 茯苓 铅丹 生姜(切) 桂枝(去皮) 牡蛎(各一两半 ) 大黄(二两) 大枣(六枚擘)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
...目录 《幼幼新书》除热粉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幼新书》:除热粉散【处方】雷丸90克 牡蛎 桂心各30克【制法】共研为粉。【功能主治】主小儿伤寒余热不退。【用法用量】扑儿身上。【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婴孺方》...
...目录 《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攻坚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山东中医学术经验交流文选》:攻坚散【处方】夏枯草30克,玄参30克,生牡蛎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6克,莪术6克。【...
...目录 《丹溪心法》苍柏辛芎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丹溪心法》:苍柏辛芎散【处方】南星、滑石、半夏、苍术、柏皮(炒)、川芎、辛夷、牡蛎粉(炒)、酒芩。【功能主治】妇人上有头风鼻涕,下有白带。【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去滓,食前...
...目录 《产科发蒙》经效黄耆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产科发蒙》:经效黄耆散【处方】黄耆12分,白术8分,牡蛎8分,茯苓8分,防风8分,麦冬(去心)8分,地黄8分,大枣8个。【功能主治】产后汗出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煮取7合,...
...目录 《杨氏家藏方》敛肌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杨氏家藏方》:敛肌散【处方】牡蛎(炙)、密陀僧(研)、橄榄核(烧灰)、腊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下疳疮。【用法用量】干掺疮上,如干掺不止,即以油调敷之。【摘录】《杨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