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治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 四、慢性胃炎 五、扶正攻邪,治疗肝硬化腹水 六、疏肝利胆,清热消炎治胆疾 七、调益脾肾,利水泄浊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 科研成果 金胆片治疗胆道疾病的疗效观察——76例...
...,而且伴腹胀、大便时干时溏,有时胃部嘈杂不适,舌红苔黄,根稍腻,脉弦。经辨证为肝胃不和,痰浊阻肺,治以疏肝和胃,降气化痰,以四逆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10克,黄芩6克,桔梗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6克...
...机制不同。如入肝胆经的中药有香附、青皮、陈皮、橘核、郁金等,入脾经的中药有苏梗、木香、柿蒂等,入大、小肠的中药有枳实、枳壳、大腹皮、厚朴等。这些理气药物通过疏肝、利胆、和胃、厚肠皆能促进胃肠动力。也有一些中药是针对某些疾病性质起到促胃肠动力...
...恶心呕吐等症候。临床治疗多以清热解毒、祛湿泄浊、疏肝利胆、活血消积、通腑导滞等法为主。内外合治,中西结合,对改善病情和配合手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60例,病程在22天~3个月,结果痊愈246例,显效14例。 ...
...失健运;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或病后失调,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所致水湿内停,湿聚成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瘀血内停,阻滞脉络。 据其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瘀阻络的病因病机特点,治疗当以健脾化湿,疏肝活血为法,使脾健湿祛,...
...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七、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
...乳中,太阴脾经行于两乳头外侧,脾能“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虚不能为胃行津液,久则聚而为癖,故治乳癖可从调理肝脾入手。 田淑霄教授在临床上以疏肝健脾、软坚散结为主治疗乳癖。此例患者证属肝郁脾虚兼夹痰湿。肝藏血,主疏泄,喜...
...例。治愈25例(1疗程7例,2疗程10例,3疗程8例),好转5例。 按:本方系武政文经验。曾刊于《陕西中医》1990年第3期。 5号方 治疗方法 自拟疏肝利胆汤柴胡、白芍各15g,枳实、黄芩、大黄、元胡、川楝子、郁金、半夏各12g,甘草6g...
...,舌苔薄白干或薄黄干。脉弦。治法:疏肝利胆,行气解郁。选方:柴胡疏肝汤(《景岳全书》)。药物:醋炒陈皮6g、柴胡6g、川芎5g、香附5g、枳壳5g、赤芍药5g、炙甘草2g。加减:嗳气恶心明显者,加竹茹、法夏、生姜。腹痛胁痛较剧者,加川楝子、...
...柴胡6克、车前子12克、生地12克、当归1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5克、生大黄10~15克、青木香10克、甘草6克)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通腑排石。(2)针灸排石。常用的有体针排石和耳穴压迫排石。体针选穴为胆俞、梁门、期门、太冲、胆囊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