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诊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四诊结合分析,才能得出...
...诊断学名词。系四诊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呻吟、肠鸣等声音变化。嗅气味是指嗅病人身体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闻诊有助于判断寒热虚实和病变部位。...
...虚。昏愦不知人事,非暴厥,即久病也;如妇人多中气。诊妇人,必当问月信如何?寡妇气血凝滞,两尺多滑,不可误断为胎;室女亦有之。心腹胀痛,须问新久。凡诊须问所欲何味何物,或荤素,或纵饮茶酒。喜甘脾弱,喜酸肝虚。头身臂膊作痛,必须问曾生恶疮否,...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证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诊脉要抓住独变的脉象这一方法,首先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这虽然是在论述遍身诊的诊法,然而却早已渗透到独取寸口的诊法之中了。如张景岳即...
...包括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炎、其它原因的心脏病、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气血郁结,痰饮、食积。促而无力为津伤气脱。心房纤颤或心动过速伴有早期收缩者,多有促脉。 辨识病脉时,还要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象多兼见:脉诊时单一脉象较少见,多为几种...
...根据人迎脉与气口脉所在部位的特点,其在脉诊上的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的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一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的动脉及其穴位,有“人迎”之称。 人迎是足阳明...
...;若皮冷而色淡白,多因气虚血少。诊察掌大鱼际的络脉,有助于判所胃气状况。如《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顽固的痹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
...,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 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结 语 脉诊作为中医“四...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医者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病情。闻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诊察方法,是医者获得客观体征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