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回。《水浒传》,长篇小说,明代施耐庵著,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清初金圣叹删订的七十一回本等。 〔6〕《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著,共五十五回。 〔7〕“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文学产生”郑伯奇在《春光》月刊创刊号(一九三四年三月)发表《...
...阿二。 〔2〕 一中全会 指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会上宁粤两派因争权夺利和推卸卖国罪责,互相漫骂。当时报纸称之为“言词争执”。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申报》在《二次大会中言词争执经过》题下载南京...
...卢那察尔斯基没有参加过《火星报》的编辑工作。 〔13〕 这句话原意应译为:“中世纪主义与乌托邦相遇,而没有十九世纪的媒介物”。 〔14〕 Blok 勃洛克。参看本卷第302页注〔6〕。 〔15〕 Sidney 锡德尼(1554—1586),英国...
...委员会呈文,以“救护”国民党为名发起“清党”。参看本卷第459页注〔16〕。 〔6〕这里说的指挥刀下的“革命文学”,指当时一些反动文人发起的反革命法西斯文学。如一九二七年间在广州出现的所谓“革命文学社”,出版《这样做》旬刊,第二斯刊登的《革命...
...这个错误。 〔3〕泰戈尔(R.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著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一九二四年到中国旅行。一九三○年访问苏联,作有《俄罗斯书简》(一九三一年出版),其中说过自己是“英国的臣民”的话。 〔4〕...
...,参看《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及其注〔1〕。 〔16〕成仿吾笔名石厚生,湖南新化人,文学评论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他在《洪水》第三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七年一月)《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一文中,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
...姓向,湖南黔阳人,文学团体狂飙社的主要成员。当时常为《莽原》周刊写稿,后来堕落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走卒。参看《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3〕《豫报》 在河南开封出版的日报,一九二五年五月四日创刊。 〔4〕中州 上古时代我国分为九州,河南是...
...绰〔4〕的牢骚,我便将这写了一篇《端午节》。 但历史虽说如同螺旋,却究竟并非印板,所以今之与昔,也还是小有不同。在昔盛世,主张“亲领”的是“索薪会”—— 呜呼,这些专门名词,恕我不暇一一解释了,而且纸张也可惜。——的骁将,昼夜奔走,向国务院...
...“好政府主义” 梁实秋先生这回在《新月》的“零星”上,也赞成“不满于现状”〔2〕了,但他以为“现在有智识的人(尤其是夙来有‘前驱者’‘权威’‘先进’的徽号的人),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冷讥热嘲地发表一点‘不满于现状’的杂感而已,他们应该...
...的表现法的”。(《创作论》第四章及第六章)作者据伯格森〔5〕一流的哲学,以进行不息的生命力为人类生活的根本,又从弗罗特〔6〕一流的科学,寻出生命力的根柢来,即用以解释文艺,——尤其是文学。然与旧说又小有不同,伯格森以未来为不可测,作者则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