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默察的解释_静观默察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鲁迅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http://hanwen360.com/cy/383651.html

说“面子”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上海漫画生活月刊第二期。 〔2〕“出洋考察”旧时的军阀、政客在失势或失意时,常以“出洋考察”作为暂时隐退、伺机再起的手段。其中也有并不真正“出洋”,只用这句话来保全面子的。 〔3〕袁世凯(1859—1916)字慰,河南项城人。原是清朝...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81.html

脸谱臆测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脸谱臆测 对于戏剧,我完全是外行。但遇到研究中国戏剧的文章,有时也看一看。近来的中国戏是否象征主义,或中国戏里有无象征手法的问题,我是觉得很有趣味的。 伯鸿先生在周刊十一期(中华日报副刊)上,说起脸谱,承认了中国戏有时用象征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01.html

晚节不终的解释_晚节不终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吴时来晚节不终,不当谥忠恪。” 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 ◎鲁迅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http://hanwen360.com/cy/301457.html

白色恐怖的解释_白色恐怖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白:惨白。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 鲁迅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鲁迅先生对于白色恐怖毫不畏惧,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 偏正式...

http://hanwen360.com/cy/6735.html

几乎无事的悲剧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几乎无事的悲剧 果戈理(NikolaiGogol)的名字,渐为中国读者所认识了,他的名著死魂灵的译本,也已经发表了第一部的一半。·那·译·文·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总·算借此知道了从第二至六章,一共写了五个地主的典型,...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38.html

逆水行舟的解释_逆水行舟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鲁迅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常与“不进则退”连用...

http://hanwen360.com/cy/312867.html

误入歧途的解释_误入歧途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鲁迅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

http://hanwen360.com/cy/385484.html

四论“文人相轻”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四论“文人相轻” 前一回没有提到,魏金枝先生的大文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里,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文章。他以为现在“往往有些具着两张面孔的人”,重甲而轻乙;他自然不至于主张文人应该对谁都打拱作揖,连称久仰久仰的,只因为乙君原是大可钦敬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35.html

一哄而起的解释_一哄而起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然而也有并不~的人,当时好像落后,但因为也不一哄而散,后来成为中坚。 ◎鲁迅杂文末编...

http://hanwen360.com/cy/82608.html

共找到511,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