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8.htm

黄帝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3.htm

湿_时病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腹痛泄泻,再加煨葛、木香治之。或问曰∶湿土之令,始于大暑,终于白露。今论霉湿在乎芒种之后,夏至节中,斯时相火司令,不论火而论湿,得非矛盾乎?答曰∶湿土之令,在于夏末秋前,盖按内经六气之主政也。然而土寄于四季之末,四时皆有湿病,总当...

http://qihuangzhishu.com/710/62.htm

湿条辨十四条_六因条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未尽耳。(1)苍术白虎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原作"白虎加苍木汤"伤湿条辨第伤湿热不解,舌黄鲜绛,神昏谵语,脉大而数,此气血燔蒸,热陷心营。宜用玉女煎加连翘心、元参心、鲜石斛、鲜菖蒲、青竹叶、牛黄丸等味,两清气血也。此条湿尽化热,气血俱病...

http://qihuangzhishu.com/788/19.htm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_【中医宝典】

...□ 苏礼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渊薮,其主要著作者为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弟子们。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多篇的内容涉及研究人体生命的变化规律,探讨衰老的机理,寻找增强生命活力以及防病益寿的方法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09.html

阴阳_内经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物极谓之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朱子曰∶者化之渐,化者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然变化虽多,靡不统于阴阳,故为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交则物生,阴阳隔则物死,阳来则物生,阴至则物死,万物之生杀。莫不以阴阳为本始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zhiyao/747-5-2.html

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_儒门事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河内有人病饮,医者断为脾湿,以木香、牵牛二味散之,下十余行,因 病患;复变散为丸,又下十余行;复变丸为散,又十余行。病者大困,睡几昼夜。既觉,肠胃宽润,惟思粥,食少许,日渐愈。虽同断为湿,但补泻不同,其差至此。内经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rumenshiqin/639-9-4.html

从岐黄之术到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学说、运六气学说等。 黄帝内经的内容除医学方面外,还涉及到了哲学、天文、物候、历法等诸多领域,并以这些方面的理论来论证中医学的医理。因此,古人称黄帝内经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意思是说:结合天地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64.html

中医认为肝炎多与湿浊内蕴有关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景岳全书“黄疸”篇中已云:“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故为此证。”已初识黄疸与肝胆损害有关。无黄疸型所蕴湿浊,虽亦不离于肝,然多关乎脾胃。内经论脾胃之生理功能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44/57.htm

内经运气类注序文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运气之道,上古圣人所以参天地赞化育者也。盖气流行于天地间,有化有变,其化也,在人为生育;其也,在人为疾死。故赞其化育以济其生者,必先制其疾以拯其死,此则医道之所由设,使有生者无夭折、享寿考,而其德业可与天地参矣。然其道载诸内经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45-0.html

共找到512,3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