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2两,白豆蔻仁3两,桔梗(去芦头)2两半,甘草(炙)2两半,木香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功能主治】气刺气闷,中酒恶心,呕吐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生姜、陈橘皮汤送下;如妇人心腹痛,食前当归酒送下。【...
...三度瘥。(《食医心镜》)。疟疾寒热︰桃仁一百枚去皮尖,乳钵内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入黄丹三钱,丸梧子大。每服三丸,当发日面北温酒吞下。五月五日午时合之,忌鸡、犬、妇人。(见唐慎微《本草》)。骨蒸作热︰桃仁一百二十枚,留尖去皮及双仁,杵为丸,...
...服,暖卧取汗。不过三度瘥。(《食医心镜》)。 疟疾寒热︰桃仁一百枚去皮尖,乳钵内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入黄丹三钱,丸梧子大。 每服三丸,当发日面北温酒吞下。五月五日午时合之,忌鸡、犬、妇人。(见唐慎微《本草》)。 骨蒸作热︰桃仁一百二十枚,留...
...目录 《直指小儿》灵脂丸 《魏氏家藏方》灵脂丸 《普济方》灵脂丸 《杨氏家藏方》灵脂丸 《普济方》灵脂丸 《直指小儿》灵脂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直指小儿》卷三:灵脂丸【处方】北五灵脂2钱,缩砂仁2钱,白豆蔻仁2钱,麦芽(炒)2...
...治同前。麝香 莽草 犀角 栀子仁(各三分) 雄黄 当归(《外台》不用) 丹砂(各四分)干姜桂心 芍药 细辛(各五分) 附子 乌头(各五枚) 蜈蚣(一枚) 巴豆(五十枚)上十五味为末,蜜和合,捣千杵,丸如小豆大,服三丸,日三,可加至五丸,...
...中邪热,当以伤寒类方参看,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苦寒之品,宜于实热者,盖伐生气故也。《本草经解》山栀仁气寒.味苦.无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 鼻.白癞赤癞.疮疡.(炒黑用)山栀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惠》卷二十九:羚羊角丸【处方】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威灵仙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1两,大麻仁1两,郁李仁2两(去皮尖,微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目录 《奇效良方》金沙流湿丸 《杂类名方》金沙流湿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沙流湿丸【处方】海金沙(五钱) 木通(去皮 一两) 木香(一两) 郁李仁(一两) 泽泻(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一两半) 大黄(...
...目录 《李传课方》四物五子丸加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李传课方》:四物五子丸加减【处方】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12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复盆子12克,桑椹子12克,丹参12克,车前子(布包煎)9克,川芎6克。【...
...,肉桂(去皮)2两,白豆蔻仁2两,橘皮(去瓤)2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胃,进饮食,去宿寒。主【用法用量】每服70-100丸,清米饮下,或热水送下,不拘时候。【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