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法之一。指对面部浮肿等症可取有关经脉五输中的经穴。《素问·咳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太素》注:“有浮肿者,不可治络,宜疗经穴也。”...
...①经穴。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经俞者,谓经之穴也。”②五输穴中的经穴和俞穴。《素问·水热穴论》:“秋刺经俞。”马莳注:“经俞者,据下节井荥推之,则是各经之经穴俞穴也。”...
...脉学著作。一名《脉学精华》。二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论脉简要,颇有见地。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评态度。书末附脉案格式,是对医者的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脉学著作。一名《脉学精华》。二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论脉简要,颇有见地。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评态度。书末附脉案格式,是对医者的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十二经脉。法度者,春有二经,夏有四经,季夏有二经,秋有二经,冬有二经,故十二经脉以四时为数也。平按:《素问》“数”作“宜”,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数。”循数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诚,以知死生。于寸关尺三部之中,循十二经之脉,得其弦、钩、浮...
...玉节朝天罢,洪炉造化新。中和方作圣,太素忽收神。 盛德横千古,高标出四邻。欲知言不尽,处处有遗尘。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十二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按:《黄帝内经太素·经脉标本》作“颊”)下合钳上也。”该经本在肘骨中,当曲池等穴处;标在颜下合钳上,约当人迎等穴处。...
...解剖结构名。出《灵枢·刺节真邪》。指行于四肢和皮肤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肢)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黄帝内经太素》卷二十二:“在头疾头痛……阳刺,入一旁四。”指治疗头痛,用正中一针,四旁各刺一针的刺法。该法今本《灵枢·官针》作“扬刺”,林亿新校正引《针灸甲乙经》改作“阳刺”。...
...》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无然后调之四字,按全元起注云:所谓不治者,其身九月而喑,身重,不得为治,须十月满,生后复如常也,然后调之。则此四字本全元起注文误书于此,当删去之。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