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枳实(四枚,炒) 栀子(十四枚) 豉(一两)上三味,以清浆水二盏,空煮退一盏,内枳实、栀子,煮取八分,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温服,覆令取微汗。若有宿食,内大黄,量虚实加减。伤寒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
...不思饮食,霍 四肢冷麻。兼解二毒伤寒,疗香港脚流注肿痛,行步不得,及虚劳等患,并皆治之。五加皮 陈皮(去白) 干姜(炮) 甘草(各六两) 桔梗 羌活 黄 肉桂(去 粗皮)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至六分,不拘时候,热盐酒...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汗出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水谷不消,陈宿停留,浊气冲胸,而干呕食臭。胆邪克土,土虚不能制水,水郁胆部,而积于胁下。土败木贼,...
...十三、《归砚录》 第二章 分论 一、考证温热名义 二、论伤寒成温之理 三、论叶派治温热之误 四、温邪上受解 五、温热久在一经解 六、论吴氏《温病条辨》之误 七、温热病说 八、伏温论 九、伤寒温热疫邪传入不同 十、辨伤寒温病热病并无传染之理 ...
...(此是病瘥已好.或因饮食或因动作而再病者.曰劳复)瘥后又头重目眩.治用小柴胡汤.(方见前)瘥后又自热无汗.神气不清爽.治用小柴胡汤.(方见前)瘥后又身热无汗.心下大烦.骨节疼痛.目眩.恶寒.食则呕.用三因橘皮汤.橘皮(一两半) 甘草(炙....
...【392】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筋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伤寒新差,男女交感,阴邪传染,是谓阴阳易。伤寒之病,无论阴阳,肾水升泄,阴精必寒。以此阴寒之气,传之于人,阴盛...
...(余躁热发狂附)《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一般但小分剂,药差凉耳。问∶狂言者,何也?发狂有二证,阳毒发狂,蓄血如狂,其外证与脉皆不同,病患烦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脉实,潮热独语,如见鬼状,此阳毒也。治法药方在第四卷第二十一问。第二...
...弘景曰:两头尖者是牡鼠屎。 【气味】甘,微寒,无毒。 时珍曰:有小毒。食中误食,令人目黄成疸。 【主治】小儿疳疾大腹。葱、豉同煎服,治时行劳复(《别录》)。 颂曰:张仲景及古今名方多用之)。治痫疾,明目(《日华》)。煮服,治伤寒劳复发热,...
...汗下后,劳复,柴胡饮子(四十七);饮酒复剧,黄连解毒汤(二十一),或双解(五十四)加黄连;在里者,三一承气汤(十三);在表者,益元散(五十二)或双解;半表半里,大柴胡汤(八)、小柴胡汤(九)、凉膈散(二十三)、解毒汤(二十一),随证用之。...
...瘥后因交合而复者、名女劳复。其候体重少气,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腰背痛,小腹里急绞痛,或引阴中拘挛,或憎寒发热,时时阴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者是也,宜烧 散之类。小腹急痛,脉沉足冷,用当归四逆汤加熟附茱萸之类。若见卵缩入腹,脉见离经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