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有抗坏血病作用。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治肠炎,败血病,疔疮红肿,风热目赤。①《福建民间草药》:"祛风除热,消肿解毒。"②《中国药植图鉴》:"治癌病,肠炎,败血病。" 【用法...
...季节为多见。夏季的腹泻以细菌性消化道内感染造成的肠炎、痢疾为多见;而秋季则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 发生秋季腹泻的内因: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求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泄泻,皖腹绞痛,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皮肤湿癣。①《贵州民间药物》:"调经,生血行血。"②《本草推陈》:"治肠炎,痢疾,肠红便血。"③《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骨痛。"④《广西中草药》:"洗皮肤湿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
...《食物疗法》姜茶饮【原料】鲜姜30克,红茶20克。【制作】红茶加水200克,小火煎煮30分钟滤过茶汁,再用200克水煎煮1次,合并两次茶汁。鲜姜捣碎,用纱布绞汁,并加到茶汁中,亦可加白糖适量,搅匀温服。【作用】祛寒健胃。适宜于肠炎、...
...直肠放线菌可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肛周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或直肠旁脓肿。直肠周围病变多由腹内病变波及而来,表现为腹泻、便秘、里急后重或较稀带黄色颗粒的脓血便。...
...蜀葵的根叶花籽均入药。内服治大小便不利。鲜花或叶捣敷痈肿疮疡、烧烫伤、蜂蝎蛰伤。根治肠炎、痢疾,籽治尿路结石、小便不利。 蜀葵又名熟季花、棋盘花、饼子花。由于从端午节前后开始放花,故又名端午锦。《西墅杂记》载:倭人入贡,见栏前蜀葵花不识,...
...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1.便血发病原因(1)上消化道疾病 凡是能引起呕血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均能引起便血,详见呕血。(2)小肠疾病 肠结核、局限性肠炎、小肠肿瘤、...
...摊鸡蛋,盐渍、凉拌食用,均具风味。【参考文献】1.《唐本草》:“主洗疮疥、风疽。”2.《陆川本草》:“健胃,止血,消炎,杀虫。治子宫炎、肠炎、痢疾、尿道炎。”3.《食疗本草》:“动风,多食令人神昏,血气微。” 引用:《中医饮食营养学》香椿叶...
...】清热消肿;解毒杀虫。主肠炎;痢疾;痈肿;臁疮;疥癣;漆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灰研末撒。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脚臁胫久烂,烫伤。2.《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敷烫伤。3.《...
...病名。因热毒所致的痢疾。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多由饮服冷热酒醴酰醢,纵性恣欲,房室劳逸,致损精血,肠胃枯涩,久积冷热,遂成毒痢。其证痢下五色脓血,或如烂鱼肠,或如豚肝,心烦,腹痛如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用茜根丸、三黄熟艾汤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