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说,前诸论中已详哉其言之矣。兹读《褚氏遗书·审微篇》有云∶春瘟夏疫内症先出,是将瘟疫二字拆开分发春夏。□□□□□总缘平看瘟疫二字,且未悉其理解。□□□□□须知诸凡杂症,苟一时所患皆同者,皆有疫气以行乎其间,如徭役之役,故悉得以役名之...
...『炮制方法』取生半夏10斤,用清水浸泡,春冬季浸9天,夏秋季浸7天,每天换水按期取出,放入锅内,用温水煮2小时,取出再换水,煮2小时,捞起放锅内,再加生姜1斤3两,打碎和半夏同煮,加水平药面,煮干取出,去生姜,晒干。『用量』6~12克。『...
...或叫“注夏”。本病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夏令发病,故名。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温热之气而致。由于体质差异,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有肢体无力、胸闷不适、懒于...
...浓朴(半斤去皮炙)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按汗后阳虚不能化气.阴邪内结.壅而为满.本方主浓朴除满.而生姜半...
...《伤寒论》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温) 生姜半斤(切,味辛温) 半夏半斤(洗,味辛平) 人参一两(味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中国民间疗法》) 元胡4.5g,皂角、川芎各3g,藜芦1.5g,踯躅花o.6g。上五味共研极细末,取少许咯鼻取嚏。功能祛秽开窍。主治昏迷不醒属热闭者。 3.避瘟散(民间验方) 苍术15g,细辛9g,大黄、贯众、生姜、厚朴、法半夏、川芎、藿香、...
...夏秋季节,气温较高,雨水较多,中药材容易吸潮发霉,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就会造成经济损失。 为此,特将部分中药材发霉后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撞刷法:发霉不严重的药材,经过日晒或烘烤使之干透后,放入撞笼或麻袋、布袋内来回摇晃。通过...
...者,或以桔梗煎汤代之斯为稳当。而予更有法焉,予尝治寒痰闭塞,厥逆昏沉者,用半夏、橘红各八钱,浓煎半杯,和姜汁成一杯,频频灌之,痰随药出,则拭之,随灌随吐,随吐随灌,少顷痰开药下其人即苏。如此者甚众。又尝治风邪中脏将脱之证,其人张口痰鸣,声如...
...价格低迷。而过低的价格又使农家减种到弃种,形成两个极端。近几年有少量留种者续种。目前市场该品种库存薄弱,价格上升至10.5/kg,突破历史高峰。这是一个周期性规律。2008年将出现供求缺口。 水半夏的发源地在广西(华南),发展此品种最为适应...
...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左,武事在右,圣人法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