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头疼,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羚犀散”。【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十七:羚犀汤【处方】羚羊角1两(镑),石膏1两(碎),甘草1两(炙,锉),旋覆花1两,紫菀(...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产地』安徽、湖北、河南等地。『采收季节』秋季采挖。『炮制方法』去杂质、芦头,用清水洗去泥沙,后再用清水洗1次,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若取其增强润肺功能,则用蜜炙...
...目录 《赤水玄珠》加味五痹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赤水玄珠》:加味五痹汤【别名】五痹汤、五痹散【处方】人参1钱,茯苓1钱,当归(酒洗)1钱,白芍药(煨)1钱,川芎1钱(肝、心、肾痹倍之),五味子15粒,白术1钱(脾痹倍之),细辛7...
...目录 《圣济总录》补肾黄耆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补肾黄耆汤【处方】黄耆(锉)1两,人参1两,紫菀(去土)1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
...目录 《简易方》镇心爽神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简易方》:镇心爽神汤【处方】石菖蒲(去毛)15克 甘草(炙黄)12克人参(去芦)赤茯苓(去皮)当归(酒浸)各9克 南星(炮)0.3克 橘皮(去白)干山药 紫菀(去芦)半夏(汤洗七次)...
...治咳嗽,唾中有脓血虚劳症,肺痿肺痈。人参 桔梗 茯苓(各一钱) 阿胶(炒) 甘草 紫菀(各五分) 知母贝母(各一钱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水煎服。...
...目录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方》:九味汤【处方】半夏4两,紫菀2两,款冬花2合,蜜1合,桂心2两,生姜2两,细辛2两,阿胶2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小儿咳逆喘息如水鸡声。【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以水一斗”,原书作...
...款冬花 桂心(各二两) 桑白皮(一斤) 生姜 五味子 钟乳(各三两) 麦冬(四两)粳米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枣令熟,去滓纳药,煎取二升,分三服,温服之。一方用白石英二两(《广济》有紫菀,人参各二两,名紫菀汤。)...
...三服。不愈重作。【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竹沥汤【处方】淡竹沥30毫升 石膏48克 芍药 白术 栀子仁 人参各9克 知母 茯神 赤石脂 紫菀各6克 生地黄汁30毫升【制法】上十...
...【本经】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藏。生山谷。味苦、辛,入手太阴肺经。降气逆而止咳,平息贲而止喘。《金匮》射干麻黄汤,方在射干。用之治咳而上气,以其清肺而降逆也。紫菀清金润肺,止咳定喘,而兼善敛血。劳嗽吐血之证,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