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元素学术角度浅析《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1)_【中医宝典】

...:张元素;黄帝内经;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探讨 1历史源流 张元素,字洁古,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开山者,张氏探究《内经》,师法仲景,遣药制方的理论是其学术成就的重要一方面。而这个理论概括来说又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是张氏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30.html

奇恒之府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五脏别论》)。马蔚进一步指出“脑、髓、骨、脉、胆与女子胞,六者主藏而不泻,此所以象地也。其脏为奇,无所与偶,而至有恒不变,名曰奇恒之脏”(《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奇恒之府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阴精。其中除...

http://qihuangzhishu.com/44/23.htm

火泻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去苍加连苓。暴注新病实热塞,体强腹满通利能。久病阴亏气虚寒,通利州都切莫行。(注释)(1)州都:指膀胱。《黄帝内经素问》:"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通利州都"是指疏通膀胱,使排尿通利之意。...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38.htm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三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已佚。《黄帝内经太素》医经著作。又称《太素》,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上善重加编次和注释,扩为三十卷,今已残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3.html

先天八卦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先天八卦为天地灵气所生,非父母的性欲(太极)所生,故先天八卦无太极(阴阳鱼),唯有数,是名“天数”。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角篇第二十五,黄帝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

http://qihuangzhishu.com/127/8.htm

程莘农_影响得气的因素(中)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得气,程莘农发展了“三才进针法”和创立了“指实腕虚运针法”。三才进针法,取意天、地、人三才,进针轻巧而迅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得气率高,疗效明显,且易学易用。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shennong/1113-1-5.html

针灸治腓总神经麻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萎缩及感觉障碍等表现。 腓总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痿证”、“痿病”、“痿足辟”、“痿痱”范畴。《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曰:“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痿,谓手足痿...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867.html

化学中药 温散外治银屑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西药和“尚未作西药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根据中医应用的需要,用化学的方法去生产的新的化学中药”。 中药外治是指用中药施于体表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优点是可直达体表、对皮肤病作用快捷,且不影响肠胃。《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821.html

《黄帝明堂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另有杨玄操注本《黄帝明堂经》。其中,值得重视的是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保留了较多《黄帝明堂经》的原始内容,遗憾的是现仅残存序文和卷一部分,藏于日本仁和寺中。但令人欣慰的是,即便这本书现不全,其内容已经被日本·丹波康赖所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解放后的武当道教_道家_【文学360】

...会议;与相关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出版了《武当道教史略》、《仙山武当》、《名胜精典——武当》、《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武当山神韵》(VCD)等书籍和光碟,大大促进了武当道教对外影响。 同时,武当山道协不断与意大利、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36.html

共找到2,1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